关于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运营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关于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运营的思考

李俊铖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510000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迈入都市圈时代,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发展和辐射,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越加模糊。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方式,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促成更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相互融合,以合理的布局和分工优化交通供给,运用互联互通技术优化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提高都市圈内乘客出行质量。本文通过对广州都市圈现状分析未来轨道交通实现“四网融合”的制约因素及技术需求,提出未来“四网融合”的规划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广州都市圈;互联互通;运营

1 广州都市圈规划现状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广州都市圈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进一步完善都市圈内外干线铁路通道建设。为此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政府与国铁集团就珠三角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进行多次谈判,目标是由广州地铁集团全面接管珠三角城际铁路的设计、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随着广州地铁集团承接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的进一步深入,广州地铁已从单一地铁运营,切换为“地铁+城际”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全面推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网络化轨道交通运营格局,为广州都市圈的建设规划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2 制约因素分析

2.1管理体制的制约

我国轨道交通主要有国有铁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三个体系,在行政层面上分属不同管理部门, 不同体系均有自己的审批机制、建设和运营标准,对都市圈的建设和“四网融合”的目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2 一体化运营协调机制缺位

广州都市圈范围内有多个轨道交通运营主体,包括: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佛山地铁、东莞地铁等,不同运营主体均有自己的调度指挥体系、服务标准、票务清分体系,在互联互通一体化运营的过程中缺少协调机制,需从更高层面上设立管理机构,统筹都市圈范围内的运营管理和协调。

2.3 技术标准差异大,不同制式间的设备兼容性不足

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分国有铁路技术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两大类。在广州都市圈内,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边界划分并不十分清晰,既有采用国有铁路技术标准,也有采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在车型、运行速度、限界、供电、信号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前期缺乏统型设计,不同制式间的轨道交通要实现互联互通,除物理条件需满足外,设备的兼容性尤其重要,但是关键设备如列车、信号、供电等设备的兼容技术仍不成熟,极大制约既有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3 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分析

轨道交通网互联互通的需要更高层面的指挥机构对不同层级的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运营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健全协调机制。对于新建线路,主要是规划方面的技术,对于既有线路则是运营方面的技术。

3.1区域一体化规划技术

我国轨道交通管理呈现多层次、多主体的复杂特性,新建线路的互联互通在规划阶段往往难以一步到位,尤其是在国有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各自成网,历史遗留问题和标准体系的滞后发展,对区域一体化规划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线网协同和客运枢纽协同两个方面。

(1)线网协同规划。线网规划技术需协调都市圈内部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整体规划,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在对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进行规划布局时,需系统考虑不同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分工,充分考虑都市圈乘客出行需求、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对线网布局的影响。

(2)客运枢纽协同规划。对于新建线路而言,要与既有线网融合,区域综合客运枢纽站点的协同布局规划成为关键。客运枢纽站点的协同布局规划需有效衔接各层级网络,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跨制式协同作用,为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枢纽换乘作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运营的重要模式,适用于各网络间技术标准差异大、设备难以兼容的情况,运输组织相对简单,,但会增加乘客出行时间。

3.2区域一体化运营技术

由于四网硬件设施技术标准差异的客观条件,既有线路大多因制式不同或制式相同而设备系统不同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需要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改造、设备兼容性处理等达到满足列车贯通运行的条件。对于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线路,以客流需求和乘客服务为基础,通过灵活多样的行车组织、高效协同的调度指挥、便捷顺畅的客运组织,实现区域一体化运营,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共线运营。

共线运营的优点是增加了运输组织的灵活性,更加精准的满足直达客流的需求,线路与线路之间的资源共享更加充分。但共线运营会更加考验线网的运输组织,行车交路更加复杂。当共线运营的线路分属不同运营主体时,多主体之间需要具备运营信息共享、调度指挥协同,不同标准体系和技术设备之间需要高效的磨合和协调。共线段发生故障,会影响两条线路的列车正常运营,相比两条线路独立运营,共线运营的突发故障影响范围更大。

4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思路

从广州都市圈推动“四网融合”的经验上看,广州地铁接管城际铁路运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有效促成城际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的互联互通,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城际铁路网和国有铁路网的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行政统筹推动作用。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涉及国家、省、市级多个层面,如何在规划、建设、运营层面促成“四网融合”,需要国家、省、市级行政力量的支持和推动。

(2)加快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从落实广州都市圈发展战略出发,从过去单一城市、单一制式、单一网络向区域化、多制式、“四网融合”的互联互通运营理念转变。完善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层级体系和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以客流需求和乘客服务为导向,实现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发展目标。

(3)打破不同制式轨道交通技术壁垒。需要解决跨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技术障碍,从更高层面建立统一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支持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间的信息感知与共享,形成智能信息驱动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服务体系,从技术层面实现互联互通。

(4)创新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管理体系。突破由于行政主体不同、运营主体不同存在的障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开展政策、技术和管理研究,各城市及各运营主体共同签署区域轨道交通联运协议,建立联运机制,实现都市圈轨道交通服务的共建、共管、共享。

5结语

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硬件设施技术标准差异大,这决定了不同层次网络间的融合方法不同。根据各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功能定位、技术特征、标准体系对比分析,国有铁路网与城际铁路网、都市圈城际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网具有互联互通协同运输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其中,城际铁路是支撑广州都市圈出行的重要方式,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中起承上启下关键作用,向上兼容国家铁路网,向下兼容城市轨道交通网,城际铁路进入市中心、衔接交通枢纽和地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Z].2019.

[2]汤莲花,徐行方.国外典型都市圈市域铁路发展及启示[J].中国铁路,2018(9):107-113.

[3]赵旭.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研究——以深惠城际与其他城际互联互通为例[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2):1-6

[4]周博闻.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交通工程,2020,2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