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5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王先哲

广州市睿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0075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广州市的旅游资源特点、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区位优势,以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提升广州在湾区旅游业中的核心地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业整体现状进行分析。通过SWOT矩阵分析,发现广州市旅游业目前存在国家中心城市与交通综合门户地位但作用弱化、浓厚岭南文化但文化产品不足、周边城市的竞争等机遇与挑战;并基于SWOT分析,提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本土旅游品牌,提升广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握南沙新区开发机遇,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湾区一体化;区域旅游;旅游产业发展

1  引言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广东的省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旅游产业在大湾区建设推动下展现出蓬勃生机。然而,广州旅游业面临定位模糊、商都形象固化等问题,导致在区域竞争中未能实现质的飞跃[1]。同时,本土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管理上也存在不足。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政策支持充分,但文化品牌缺乏、宣传力度不足等现状,为广州市政府带来了挑战。如何借助区域旅游交流合作优化旅游业,提升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需求的提升,广州单一的旅游形式已无法满足游客对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追求。若不把握自身优势和机遇,将不利于旅游文化品牌和大湾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打造。因此,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关联至关重要[2]

2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定位

2.1  粤港澳大湾区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基于发展现状而定的,大湾区目前是中国经济一体化最开放、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其在未来打造一流湾区有无限塑造可能性。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上虽具备独特的地区优势,但其缺陷也较为明显[3]。一是湾区内整体第三产业发展与其他三大世界湾区第三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在人才占比、世界500强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上也是有很大一段的距离。因此,湾区未来发展应在继续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以新兴科学技术手段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尤其在湾区经济中必须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占比。

2.2  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 广州市旅游资源及特点

1)数量大且类型多

广州市目前的旅游景点与景区是丰富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广州有19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5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已登记的文物单位中,有古墓5处、古迹4处、石刻12处、古建筑4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建筑39处[4]

“羊城”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旅游景区如自然旅游资源的有:称为“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山、历史悠久的名胜有莲花山、长洲岛等。这些丰富又具历史色彩的旅游资源使得广州未来可开发的景点多且空间大。

(2)极具代表的近现代革命史迹与建筑

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广州,拥有众多的革命遗址。例如,近代革命遗迹包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中山纪念堂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同时,广州在新旧文化融合过程中建造了像西风的沙面建筑、欧式圣心大教堂、等既继承了民国的特征又保留着自身地方文化特色这种别具风格的近现代建筑。

3)浓厚的岭南文化与民俗特色

广州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岭南文化在广州的发展史中逐渐浓厚并成为文化特色。正是在这种融会中外文化背景下孕育出诸如岭南画派、岭南建筑、粤剧、广绣、广雕等极具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是广州市旅游业中重要的历史文化品牌,更是吸引游客的根源所在。

4)繁华的现代都市气息

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其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三,更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的交通、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设在政府支持下逐步完善与发达,使得广州市成为具有较强内外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商都。

2.2.2 广州市旅游业经济整体发展概况

如表1所示,2022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增长率为10.9%,与上一年相比增速下降。国内旅游收入为3579.24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为428.95亿元,增长0.6%。广州市2018-2022年旅游业总收入逐年上升,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2018-2022年近五年无论是旅游总收入、国内与外汇收入方面,其总绝对量呈上升状态,但增长率逐年递减,尤其是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速大打折扣[5]。说明广州这几年在旅游产业方面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效果可能不太乐观或市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大吸引国外游客。

表1 广州市旅游业收入与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增长率(%)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增长率

(%)

旅游外汇收入(亿元)

增长率

(%)

2018

2521.82

14.5

2185.37

16.1

336.45

5.1

2019

2872.18

13.9

2520.52

15.3

351.66

4.5

2020

3217.05

12.0

2800.58

11.1

416.47

18.4

2021

3614.21

12.3

3187.89

13.8

426.32

2.4

2022

4008.19

10.9

3579.24

12.3

428.95

0.6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信息网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如表2所示,广州市近五年整体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与总体经济增长的变化一致。2021-2022年,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增长,但增长率下降。入境旅游人数2022年增长率为0.01%,大幅下跌;境内旅游人数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原因可能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地方人文旅游景区吸引力不够,以及住宿条件与游玩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表2  广州市近五年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情况

年份

城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万人次)

增长率(%)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增长率(%)

境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增长率(%)

2018

5330.05

5.7

783.3

2.0

4546.75

6.4

2019

5657.95

6.2

803.58

2.6

4854.37

6.8

2020

5940.56

5.0

861.87

7.3

5078.69

4.6

2021

6275.62

5.6

900.48

4.5

5375.14

5.8

2022

6532.55

4.1

900.63

0.01

5631.92

4.8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信息网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表3显示了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九市(除香港、澳门)的旅游收入。广州和深圳在旅游业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方面均位于前二。广州的旅游业总收入是深圳的两倍多,是其他城市总入的7-12倍,显示出广州在旅游产业上的竞争力。如能进一步开发并有效利用已有旅游资源,借助湾区建设一体化的契机,广州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大。

表32022年广东省九市旅游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城市

旅游业总收入

旅游外汇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

广州

3614.21

426.32

3187.89

深圳

1485.45

336.64

1148.81

佛山

710.84

102.27

608.57

江门

492.53

87.13

405.40

东莞

488.90

107.75

381.15

惠州

439.28

65.48

373.80

珠海

367.70

81.70

286.00

肇庆

308.28

23.59

284.69

中山

287.40

23.85

263.55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2.3广州市未来发展定位

如表4所示,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广州市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在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与增长率方面,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相较于第一产业的223.44亿元与第二产业的6234.07亿元,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增长态势,其增加值达到了16401.84亿元,增长率高达6.6%[6]。在服务业方面,广州市的服务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二,在GDP中的占比超过7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08.19亿元,增长率达到10.9%。

基于湾区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的经济连结效应及产业发展趋势,广州市政府明确提出在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优化升级。政府致力于提升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政府还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利用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发挥综合门户与交通枢纽的引领作用,合理配置城市旅游功能。同时,政府认识到湾区内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差异,积极利用“错位发展”和国际空港优势等机遇,提升广州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湾区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表4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项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广州

1.0

27.3

71.8

深圳

0.1

41.1

58.8

珠海

1.7

49.2

49.1

佛山

1.5

56.5

42.0

惠州

4.3

52.7

43.0

东莞

0.3

48.6

51.1

中山

1.7

49.0

49.3

江门

7.0

48.5

44.5

肇庆

15.8

35.2

49.0

香港

0.1

7.2

92.7

澳门

0.0

5.1

94.9

数据来源:广东省及香港、澳门2022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产业SWOT分析

3.1  环境分析

粤港澳作为中国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地区,经济发展活跃,经济总量在世界四大湾区中仅次于东京湾区。在政治上,粤港澳大湾区容纳了两种不同的制度,需要克服金融、税率、市场竞争、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消极影响[7]。地理位置上,粤港澳大湾区内域城市群位置相连、呈外向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文化与旅游方面,应利用把握同根同基的岭南文化为出发点与催化剂以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全方面的交融与合作。在合作与国际化上,多年来粤港澳三地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在金融、经济、人才交流、物流等多领域都有来往合作,未来合作将会更加密切高度化。

3.2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旅游业SWOT模型分析(如图1)

3.2.1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1)经济实力雄厚、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区位优势明显

首先,在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飞速,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其工农业尤其是商贸等领域的发展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在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发展成具备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统计局数据统计,2022年广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3628.6亿元,仅次于北上深,第三产业更是为广州经济增长提供了超7成的贡献率。其次,交通上,广州作为华南地区重要核心交通枢纽,有着密集完善的交通网。近年来,城际轨道、地铁、空港等大型交

通项目也在飞速发展,这也进一步缩小了广州对外联系与交往的通勤圈。基于这种经济区位优势以及发达的交通枢纽,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其未来旅游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流,并通过交通枢纽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对粤港澳湾区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浓厚岭南与近现代文化形成丰富特色旅游资源

广州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在底蕴深厚的历史特色文化中孕育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在这种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地方风土人情,并与通过急剧社会变革中诞生的近现代文化相融合。丰富特色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广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核心所在,也是吸引游客来广的魅力源泉。

3.2.2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1)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与交通综合门户作用弱化

广州虽为国家中心城市与交通综合门户,但鉴于广州文化软实力、自主创新以及服务业等方面与香港、伸着等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广州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型企业数量上也不及深圳;而在区域经济联动作用上,虽然有着完善的城际轨道、空港基础等及交通网,但缩短的通勤圈在对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上的作用不明显。尤其在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辐射联动上缺乏坚实政府合作基础;且与香港、澳门相比,空港优势仍有差距。这可能都是由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自身发展中定位不明确,导致广州在大湾区内的话语权限不大。

2)缺乏特色文化品牌与文化产品且宣传力度不足

广州虽文化底蕴深厚,但鉴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粤剧、广彩等文学艺术未受游客热捧,文化遗产继承面临挑战。旅游业在特色品牌和本土文化产品打造与宣传上缺乏力度。大部分游客因广州“大都市”称号而来,商贸、餐饮等服务业项目是主要收入来源。广州本土餐饮文化在现代化旅游业中未有创新,宣传与营销手段不足,导致“食在广州”的餐饮文化对旅游业发展作用未得到最大效率利用。这种都市“固化”形象与餐饮文化导致广州市旅游产业单一化,缺乏特色文化品牌与文化产品、单一性的旅游业也是游客粘度不高的重要因素。

3)城市旅游投资低、服务业水平与旅游环境有待提升

国际旅游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的旅游外汇收入与入境旅游人数在旅游业中的占比不如香港、澳门,主要原因是香港、澳门作为全球休闲娱乐中心,其高水平服务业具有历史发展优势。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政策,政府对金融、旅游等服务业政策较内陆更为西化与开放,使得其服务业水平与城市旅游开放度更高。广州在旅游投资项目上的支出与香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外,广州的旅游休闲环境条件与服务水平存在鱼龙混杂、参次不齐的问题,生态旅游环境的改造有待提升。因此,广州整体的旅游环境与旅游基础设施难以承受今后更大规模的游客,这些都是广州未来旅游规划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2.3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最雄厚、开放度最高的城市群,为今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提供强大的经济与政策基础。湾区内各区域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湾区的旅游业发展可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搭建合作共赢的崭新国际平台,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的地理优势,利用区域合作强化各城市政府间合作以打造创新型的世界级区域旅游。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平台的搭建,我国的全球化也在”一带一路“倡议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下进入全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借助南沙自贸新区历史契机。利用南沙新区的契机,增添游艇度假高端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物流通道,成为获取湾区重要旅游资源的中心腹地。

3.2.4广州市旅游发展的外部挑战

一是国内其他城市群竞争及周边城市的迅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只是作为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其中一个改革窗口,是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合作的一块“试验田”。我国还有诸如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增长强劲的区域,面对这种区域特色旅游资源,这对于粤港澳旅游业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外部威胁而忽视区域旅游合作的作用,这对广州市旅游业而言将是一种有力冲击。二是区域合作障碍及周边城市旅游业不良竞争。由于粤港澳三地的政策体制不同,使得区域各城市政府间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存在很大交流合作的政策障碍。且广州市周边旅游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日益的旅游市场不良竞争对广州市的旅游业也产生消极影响,这都是区域合作滞后性所带来的不利于区域内各城市群的旅游发展的负外部性。

优势(S)

经济实力雄厚,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区位优势明显;浓厚岭南与近现代文化形成丰富特色旅游资源。

劣势(W)

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与交通综合门户作用弱化;缺乏文化品牌与文化产品且宣传力度不足;城市旅游开放度低、服务业水平与旅游环境有待提升。

机会(O)

“一带一路”平台搭建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南沙自贸新区历史契机。

挑战(T)

国内其他城市群竞争;区域合作障碍及周边城市旅游业不良竞争;

图1 广州在粤港澳中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 广州市旅游业SWOT战略分析(如图2)

4.1  优势机会策略组合分析(SO)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市应利用自身优势和政策支持,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群的交流协同合作,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广州应借助腹地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扶持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协助经济发展形式的创新与崛起。利用区域合作强化全球商贸、空港、旅游等全方位建设,发挥对粤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旅游等拉动效应,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此外,广州也应明确自身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地区的发展优势,避免陷入“独揽一身”的误区[8]

4.2 劣势机会策略组合(WO)

(1)发挥区域旅游特色,广州应利用港澳深优势,学习借鉴其旅游服务业经验,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同时,借鉴国际旅游优惠政策,改革过境免签政策,加大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投资。推进餐饮文化改造创新,打造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多元化旅游经济带,增加国际游客数量,提高旅游景区吸引力与游客粘度。

(2)打造创新特色旅游品牌与本土化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宣传力度。广州应挖掘开发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融合市井文化制造符合本土的旅游品牌与产品,通过广交会、世界旅游博览会途径展示与宣传旅游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当地文化遗产,利用本市与湾区现有文化资源,强化与港澳地区合作,打造湾区旅游文化品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进行精准化、有效性的旅游文化宣传,实现推动文化品牌与特色旅游产品“走出去”及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引进来”的旅游政策目标。利用其国际化的共同文化设施,艺术馆、美术馆和博物馆,加强与国际艺术空间、画廊等合作,进行艺术论坛、艺术事件的开展、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品牌。

4.3 优势挑战策略组合(ST)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群面临其他城市群的资源争夺和不良旅游竞争。广州应发挥交通综合门户作用,利用高科技和经济实力推动周边城市联系和交通枢纽建设。同时,利用岭南文化促进湾区各地区的高效便捷通勤和旅游业良性发展,善用周边城市旅游资源特色达到游客引流等方面的共享。广州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良性竞争。通过完善发达的交通枢纽进行深化与湾区内城市甚至全球各地的资源、旅客人流的自由流动。广州市政府应寻求湾区“9+2”各城市在区域同城旅游的搭乘优惠政策以及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竞争。最后,广州应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与同根文化,以新型科技创新交通枢纽建设,强化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协同合作,协助周边旅游资源的深入整合挖掘,减少联合周边城市的通勤时间以促进旅游资源通力合作,达到旅游资源共享以及旅游业良性竞争的目的。

4.4劣势威胁策略组合(WT)

面对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广州应利用优势和机遇促进旅游业发展,抓住湾区一体化和南沙开发的机会,推动大湾区旅游发展统筹局的建立,利用南沙的地理优势创建新型物流形式,强化交通和物流中转功能,打造高级度假旅游项目。南沙新区的开发为广州南沙实现陆联空新型物流通道、打造游艇度假高端旅游路线提供支持。未来广州甚至湾区内的旅游业发展,可以先以南沙新区作为“试验区”,联合深圳、香港打造湾区制度与技术方面的创新试验区。南沙作为湾区未来重要的港口,将承担沿线城市港口运输功能的历史使命。在各种发展障碍上,广州市政府应在大湾区政策支持背景下,以岭南文化为合作根基,共建旅游发展统筹局以全面统筹粤港澳三地区域高度一体化,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城市群。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703641812123.jpg

图2 SWOT矩阵分析

5  结论

在国家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总建设规划下,基于相关数据与湾区建设背景研究分析广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利用现状,主要是通过SWOT分析法对广州在粤港澳湾区背景下旅游产业存在的内部优劣势与外部机会挑战进行矩阵分析,并就旅游业现存在的问题列出四种策略组合。广州市旅游业在今后的规划中应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减少劣势规避外部威胁。本论文由于采集数据与相关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导致分析结果与现实有偏差,且自身在学术方面的专业度和严谨性有限,导致分析不够深入全面,今后本人会更加注重这方面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晓慧,邹开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5.

[2]李军,张雨,王铬.新流动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协同发展的形势与思路[J].旅游学刊, 2022, 37(3):2.

[3]赖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圳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新经济, 2022(3):2.

[4]黄巍.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健身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体育科技,2020, 10(29):194-195,198.

[5]陈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8(29):2.

[6]徐婉洁,陈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佛山"行通济"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 29(1):3.

[7]吴开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及竞争优势提升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 2019(4):7.

[8]陈刚,韦晓慧.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关联分析[J]. 2021(1):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