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效热降理论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基于等效热降理论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

王文祥 陈辉 杨成伟

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4

摘要:本文利超超临界机组的凝汽器性能曲线,得出了循环水温度和背压的关系。利用等效热降理论计算出机组在84%负荷、不同循环水温下经济的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可以降低机组综合热耗。

关键词:循环水系统,凝汽器背压,运行方式,节能降耗。


1、华能金陵电厂循环水系统概况    

华能金陵电厂循环水系统采用单机双泵配置,两台机组循环水母管之间设有联络门,循环水泵是单级立式导叶式混流泵。额定流量为13 m3/s,扬程18.59 mH2O,转速为295r/min,轴功率为2817Kw。凝汽器采用双背压、双壳体、单流程、表面冷却式,额定流量为103979 m3/h。底部采用轴承支座支撑,上部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凝汽器传热管采用不锈钢管,管板采用复合合金板,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为胀接加密封焊。凝汽器单侧运行时,可保证机组能带75%额定负荷。

2、凝汽器背压与循环水温的关系

根据凝汽器性能曲线,在84%热负荷下(2022年金陵电厂#1机组的平均负荷率)、不同水温、不同流量对应下的凝汽器背压(KPa)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循环水温度、流量下的凝汽器背压


3 等效热降法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3.1 中间再热机组朗肯循环的效率表达式

中间再热机组的朗肯循环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3-1

式中:——主、再热蒸汽焓值

——机组排汽、高排汽焓值

——凝水、给水焓值

朗肯循环中工质在凝汽器中是等温放热过程,平均放热温度为Tks,同时也是等压过程。给水在锅炉中为定压吸热过程,为了便于分析,将其等效转化成等温吸热过程,平均吸热温度为Tom

则循环中每公斤工质的吸热量可以由下式表示:

,                3-2

式中:为熵变化值,通过下式计算:            3-3

式中:——再热份额

同样,每公斤工质循环中做功:

,              3-4

热耗率可表达为:

              3-5

——汽轮机内效率、锅炉效率、发电机效率

将式2-2和2-4带入式2-5,可得机组热耗的表达式:

       3-6

4.2 热力参数变化对热耗率的修正表达式

机组热力参数变化时,会引发机组热耗的变化,由于热力参数变化对锅炉效率和发电机效率的影响极为有限,在此或略两部分对热耗的影响,对式3-6求微分可得:

      3-7

热耗率变化量用相对值来计算,整理可得:

3-8                式中分别是热力参数变化后引发的平均放热温度、平均吸热温度和汽轮机效率变化值与设计参数的差值。

分别可由下式计算:

                 3-9                                               

        3-10                                    

可根据凝汽器的平均背压对应的饱和温度得出:

              3-11                                     

当热力参数变化时,可由式3-9和3-11得出新参数下的,而

5收益计算

5.1华能金陵电厂1030MW汽轮机THA工况下的主要设计参数:

华能金陵电厂THA工况下的主要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其他参数:热耗为7311kj/kwh,再热压损为0.471 MPa。


表2、华能金陵电厂1030MW汽轮机THA工况下的主要设计参数


根据THA工况下的主要设计参数,依据上文中的计算过程,得出了凝汽器背压变化时对机组煤耗的影响。

5.2各运行方式下的热耗差值

将表1中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的凝汽器背压带入上式,可得出机组热耗差值,见下表3:


表3.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热耗差值


以表3中A运行方式为基准,减去B、C机组热耗差值,同时除去循泵电耗增加的折算热耗,可得B和C运行方式下机组的热耗减少量(收益),如表4所示:


4、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优化收益数值


根据表4可得出不同循环水温区间下的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建议,根据建议给出的运行方式,可降低机组热耗。如表5所示:

5 华能金陵电厂的循泵运行方式建议

6 结论

(1)对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的降低超超临界机组的热耗。

(2)当长江水温低于14.8℃时,可采用单机单泵运行方式,当水温在14.8℃和25.2℃之间时,可采用两机三泵运行方式,当水温大于25.2℃时,可采用单机双泵运行方式。

(3)本文的凝汽器背压是根据厂家提供的凝汽器背压曲线计算的,缺少各种循环水运行方式下的凝汽器实际背压值,所以没有对本文的数据进行实际检验,所以期待循环水更加灵活的运行方式,以完善本文的计算数据。

参考文献:

[1] 黄新元,赵丽,安越里等.火电厂单元制循环水系统离散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04,l9(3):302—305.

[2] 李勇,曹祖庆.200 MW汽轮机多背压运行的热经济性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