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定期带娃做“儿保”——带您解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6
/ 2

为什么要定期带娃做“儿保”——带您解码

叶静燕

云浮市人民医院

在大部分家长眼中“儿保”与儿童体检画等号,无非是测量体重和身高,自己在家完全可以完成。还有家长觉得宝宝身高、体重都正常,未生病,只要健康就没有做“儿保”的必要。这些现象均是家长对“儿保”认知浅显、错误的表现,在这里就带大家了解“儿保”哪些事儿。

一、“儿保”是什么?

“儿保”是维护儿童健康,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保障儿童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一项重要条件。“儿保”以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育为主要目的,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儿保”也是一项监测儿童动作发育、生长发育、科学喂养、心里行为、情绪发育、语言发育、早期教育、五官保健及疾病预防等相关内容的重要工作。

二、“儿保”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儿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儿童占比约为30%,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身心健康情况与国家发展和民族素质有直接关系。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知,全国0-6岁儿童中,残障儿童占比较大,这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与精神负担。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将“推行优生优育,强化妇女儿童保障”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其对确保儿童健康发育有重要意义。

三、“儿保”内容有哪些?

(一)询问宝宝喂养情况

询问宝宝妊娠过程中及出生时情况,了解宝宝家族中遗传病史、喂养情况等,评估宝宝发育情况和发育风险。特别对于2周岁以前的宝宝来说,需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并询问奶量的变化情况,除此以外,还要对宝宝的排泄情况、睡眠情况进行询问,以对宝宝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定期进行“儿保”检查是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发现身心发育问题,并予以相应干预和治疗,是减少家长错误认知,保障健康发育的关键。

(二)体格生长测量

对宝宝体重、身高、头位、前囟门发育情况进行测量,评估宝宝发育情况,发现宝宝过矮、过高、过瘦、过胖要及早干预。

(三)体格检查

对宝宝全身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血管瘤、皮疹、淋巴结肿大、黄疸、鹅口疮等情况,了解牙齿、脊柱、四肢、心肺腹不发育情况,观察有无疝气、肛门裂口、隐睾等情况。

(四)神经发育评估

通过观察儿童大运动(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发育情况和精细运动(抓、拿、握、捏、手眼配合)、适应能力、社会行为、语言等发育情况,判断儿童神经发育情况,评估是否存在智力问题。

(五)心理专项测试

如果在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过程中发现儿童存在某种问题,可进行智力、孤独症、视力、语言、听力等方面的专项测试。在“儿保”过程中,医务人员会针对宝宝的发育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正确指导,帮助家长引导宝宝心理健康发展,让其情绪和心理健康向着康复目标稳步迈进。

(六)综合评估指导

根据以上的各项检查结果,“儿保”医务人员和家长共同讨论,对儿童的护理、喂养、养育、安全、疾病预防、心理行为发育等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如有必要需对儿童身心发育风险进行干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七)早期发展促进

在“儿保”工作中育儿指导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开展儿童早期学习和育儿知识指导工作,能够提高家长对儿童的养育能力,对促进宝宝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八)疾病的早期发现

其是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些疾病早期症状家长不容易发现,如肌张力偏高、隐睾、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尖足、发育迟缓、小儿斜颈等。因此,在“儿保”工作中这些内容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主要通过专业医务人员的细致检查,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予以专业的诊疗建议,以帮助家长和宝宝尽早解决疾病问题,以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改善预后情况。

(九)听力视力筛查

“儿保”将听力、视力筛查作为重点内容,在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斜视、弱视、先天性占位性疾病、震颤、听力异常等情况,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因此,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视力、听力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十)口腔检查

在“儿保”工作中,需要检查宝宝的牙齿萌出情况,同时评估其咬合发育情况,并指导家长早期为宝宝进行牙齿护理,以确保宝宝牙齿发育和健康。

四、“儿保”早期可以发现哪些问题?

“儿保”工作开展,通过持续监测儿童发育情况,可及时发现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儿童健康发育。

(一)语言发育落后

如果在“儿保”工作中发现儿童存在说话晚或不会说话等情况,多考虑儿童存在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脑发育不良等情况,需要针对儿童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评定,以完善检查内容,针对检查情况予以儿童家长相应指导,并对儿童存在问题予以相应干预。

(二)运动发育落后

在“儿保”工作中发现,有的三月龄宝宝在俯卧位状态时依然不能自主抬头,有的宝宝八月龄仍不能自主坐,有的宝宝十五月龄仍不能走路等,这些问题多考虑宝宝存在大运动发育迟缓情况,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脑发育不良、也可能是遗传代谢问题或神经肌肉损伤问题,需要评估宝宝的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其后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相应康复指导及家庭康复训练内容培训。

(三)生长缓慢

近年来存在生长缓慢的患儿呈逐年升高趋势,在“儿保”时通过相应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不同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生长缓慢问题,多考虑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等问题。在“儿保”时需要对宝宝膳食结构、体格等情况进行规范检测和评价,并根据不同致病因素进行相应治疗和干预。

(四)行为异常

要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宝宝存在特别的行为方式,表现和其他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在“儿保”时要及时和医务人员沟通,由于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存在多动症、自闭症等情况,异常表现可能是发育不良的早期表现,需要进行针对性检查评估后,及早进行相应指导和干预。

(五)饮食异常

如果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异食癖、偏食、不吃饭、挑食等问题,宝宝可能存在进食行为问题、食物过敏问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这些情况只有在通过化验检查方式会增加误诊几率,一定要结合宝宝的膳食情况和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判断。

五、“儿保”频率多久一次

宝宝出生后需要进行1次体检,满一个月的时候需要进行1次体检,其后随宝宝不断生长发育,需在满三个月、满六个月、满八个月、满十二个月的时候分别进行1次体检,也就是说宝宝在出生满一年的时候需完成六次体检。对于一周岁至三周岁的宝宝来说,每年需进行两次体检,六个月一次。对于三周岁至六周岁的幼儿来说,体检频率应为一年一次,也是常说的621体检,这是最基本的“儿保”体检频率。但若宝宝存在异常情况,“儿保”体检次数需要增加。621体检体检频率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间段,通过“儿保”检查能够对宝宝发育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做到儿童健康管理。

总之,“儿保”如同宝宝的健康管家一般,对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并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家长,并对宝宝喂养情况和发育情况进行指导,为宝宝身心健康发育提供保障,因此,请每位家长都要对“儿保”工作引起重视,积极在相应时间带宝宝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