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探讨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的应用

海霞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江川供电局 云南玉溪 652600)

摘要:在全球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的影响下,用电需求侧管理在电力行业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基于多种举措调节和优化用户的用电行为,以此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率,是对用电需求侧管理的简单诠释。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的背景下,需求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分析用电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的应用,对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用电;需求侧管理;用电检查

在全球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电力资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成为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用电需求侧管理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需求侧管理不仅关注电力供应的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从用户用电行为入手,通过各种措施引导和优化用电模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需求侧管理有望在未来电力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提升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够

在当前的用电需求侧管理实践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公众、企业乃至政策制定者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这种情况源于多方面原因。首先,公众普遍缺乏能源知识的普及,对于电力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节能减排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消费者仅关注即时的电费支出,而忽略了长远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次,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能源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能源成本占比较低的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政策制定者在能源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实践案例,未能充分认识到需求侧管理在整体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1.2电价结构待优化

电价结构是影响用电需求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地区的电价结构仍然较为简单,不能有效反映电力资源的供需关系和环境成本。首先,电价水平往往未能准确反映电力生产的边际成本,特别是在高峰时段,电价未能体现出供电紧张的实际成本,导致用户缺乏减少高峰时段用电的动力。其次,电价结构缺乏灵活性,未能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电力负荷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无法有效地激励用户调整用电时间,以减轻电网高峰时段的压力。

此外,现行的电价政策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特性和需求,导致电价结构不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用户类型。例如,对于工业和居民用户应有不同的定价策略,以反映他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和用电行为特点。缺乏差异化的电价政策,不利于精准实施需求侧管理,也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3缺乏必要的经济激励

经济激励是推动用电需求侧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经济激励机制尚未得到充分建立或实施,成为了制约需求侧管理发展的重要问题。缺乏必要的经济激励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节能减排行为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虽然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一些奖励政策,比如对于节能产品的补贴或对于减少用电量的奖励,但这些措施往往力度不够,无法形成足够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型工业用户而言,这些激励可能在其总体能源成本中占比较小,不足以促使其改变用电行为。其次,对于不合理用电行为的经济处罚机制也不够严格。在一些地区,尽管存在峰谷电价等差异化计费制度,但由于惩罚力度不足,未能有效抑制高峰时段的过度用电。

2.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1完善大客户基础资料

在用电需求侧管理中,掌握并完善大客户的基础资料,可以有效提升用电检查水平,一方面要收集大客户的用电模式,历史用电数据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信息,为电力公司的电力分配与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完善大客户的基础资料,电力公司可以精准的识别大客户的用电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用电服务。基于对大客户过往用电数据的分析,电力公司可以结合趋势表分析其在不同时段的用电情况,判断其个性化的谷值与峰值,优化电力供应计划,规避电力浪费问题出现。除此之外,完善大客户的资料,可以避免出现电力高负荷运转。电力公司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响应策略,例如,针对客户用电高峰期,制定激励措施以缓解客户的用电需求,低峰用电时段设置优惠价格,以此完成用电科学管理和均衡化。完善的基础资料有助于电力公司更好地识别和管理电力系统中的风险。例如,通过分析大客户的设备运行数据,电力公司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取措施避免停电等紧急情况的发生。

2.2优化传统电费收缴途径

优化传统电费收缴途径是实现有效用电需求侧管理的关键策略之一,它对提高用电检查水平具有显著作用。这一策略主要包括引入现代化的支付和账单处理系统,改善用户体验,并提高电费收缴的效率和透明度。

首先,借助电子账单,可以减少纸质账单的使用,降低用纸成本的同时更能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依托线上支付系统和电子账单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费用信息,用户自身可以了解自身的用电行为。在线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力收缴的效率,用户端的需求管理更加精准。通过收集用户支付和用电行为数据,电力公司可以更精确地进行用电模式分析,对电力资源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和分配。除此之外,基于数据可以提供差异化的电价策略,优化后的电费收缴系统可以提升用户用电满意度。透明的收费系统可以增强用户的信任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电力市场和需求侧管理中,进而提升电力公司电网的可靠性,提升整体的用电效率。

2.3强化电网市场管理

强化电网市场管理,可以有效引导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与需求。第一,可以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基于市场化的机制,可以提高用电检查水平。在能源转型和电网现代化的背景下,加强电网市场管理可以保障供电的可靠性,推动可再生资源整合。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实时定价和需求相应,实现用电供需平衡的最优化。

鉴于可再生资源的间歇性,强化电网市场管理还需要重视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开发先进的电力储能技术,同时还要提升电网互联互通能力,促进虚拟电厂,基于此,可以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好用电需求侧的管理与把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完善大客户基础资料,优化传统电费收缴途径,到强化电网市场管理,每个策略都在推动电力行业向更高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迈进。用电需求侧管理的策略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结合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用电需求侧管理的效果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熊礼.电力负荷控制与监测系统的应用[J].大众用电,2020(6):28-28.

[2]王英杰,孙乔,林少波.电力需求侧响管理中区块链分布式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6):84-84.

[3]邹和平.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在电气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2):98-99.

[4]赵勇,佟丽新,杨佳,张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应用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5):80-81.

[5]陈素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现场调试控制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3X). 被引量:1

[6]张冬梅.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下半月),2016(7):187-187.

[7]游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