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刘康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1612)

关键词:水利工程 安全 风险管理

0.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兴修水利工程对河流安全治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伴随着整个建设周期,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估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研究成果,旨在为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提供工程安全管理与评估的方法指导,以实现安全生产与减少建设成本的目的。

1.概述

自古以来国家管理者都在水利工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建国以来对水利工程尤为重视,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每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均超千亿元,并且每年都有稳定的增长。如此体量的工程建设规模必定要对施工安全加大管理力度,运用合理风险管理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精准评估,以达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减少人力财力的损失的目的,同时对水利部门的安全监察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2.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内容

2.1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过程大致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等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管理目标、构建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管理效果考核等几个部分。

2.2危险源的管理

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危险源的防范与管理是重中之重。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多、环境复杂,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对危险源识别不够清晰,加上大型作业机械协同作业,很容易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田水承[1]将工程现场危险源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能量载体或能量源;物的故障、物理性环境因素,个体人行为失误;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

现场应对危险源有充分的认识,所以施工企业和相关作业人员应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掌握危险源的特点、吸取安全事故的教训。危险源的常见范围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设备安装阶段;设备进场材料及产品的风险防范、施工设备的作业过程、分包队伍及劳务人员的施工作业过程、地下原有管线规避、电气设备的使用与防护等。结合以上高频风险源范围,总结出以下对应的危险源识别方法与特点。

表1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及特点

方法类别

方法内容

方法特点

类比推断法

借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项目及同类工程危险源

适用于大型施工企业参与的常规水利工程施工

对照分析法

对常规的水利工程,依靠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标准[2]中提供的风险因素或主要危险源

该方法简单、可操作但主观,受到安全经理丰富经验和相关规范和标准的限制。

安全检查表法

对工程的系统分析,发现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梳理水利工程危险源清单

该方法是系统的、全面的和有针对性的,但也基于安全检查表创建者的经验和项目知识。控制点和内容是固定的,不够灵活。

工作危害分析法

对工程建设内容分类,逐一划分为若干连续施工的作业步骤,明确和分析危害。包括明确作业活动、划分工作步骤、辨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等。

分析详细、简单、可行,但安全经理应非常熟悉施工活动和工作阶段,并高度依赖施工管理的个人经验。

事故树分析法

对危险源系统划分并综合权重因素,使用时总体看起来像树枝一样越分越多、越分越细

通常应用于在技术性较强的系统性工程

3.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风险源的识别,更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国内外对风险管理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工程风险管理评价分析方法。

表2 工程风险管理评价分析方法

方法类别

方法内容

方法特点

专家调查法

根据专家们自己的经验和对项目的理解,共同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对生产安全的可能影响

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简单易行,但评价结论取决于专家的专业素质,缺乏客观性,过程复杂且耗时长。

概率风险评价法

基于由各种风险因素引起的事故概率,使用基于判断假设的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应用安全评估方法计算不同风险事故的概率。

评估结论全面、系统、准确,充分反映了项目的安全性,但这种方法的应用必须通过数据收集来实现。

灰色理论分析法

定量描述系统变化状态,分析思路是通过比较参考序列和多个比较序列的几何相似性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底层数据量的需求较低,工作负载较低。但必须确定每个指标的理想值,以便形成一个非常主观的参考序列

神经网络法[3]

模拟人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而仿生出的一种模拟数学模型,应用智慧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信息处理,它可以独立分析和确定基线值与大样本量的相关性,可以对风险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并能输出适合本项目特色的风险管理方案

与其他评估方法相比,通过网络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很大优势,但在网络分析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并且没有数理分析基础

模糊数学法

分析各种不确定指标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影响,并考虑因素的相关性和动态。项目风险中存在许多模糊因素。使用该方法描述和处理模糊因素,能让评估结果更接近项目现实

能够适应评价对象的多层次性,评价结果清晰可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

结合国内外的文献,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风险管理评估模型与理论,这些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方法为水利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提供了新的补充方案。其中,Kangari R[4]提出了一种语言模糊集模型,将模糊集理论的概念引入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对模型的模拟进行工程建设风险评价分析,旨在解决实际建设过程中使用定量和详细信息来评估不确定性风险不可用的情况,但该方法不适用于风险评估中发生概率极低、后果很严重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该作者为运用语言学进行工程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柴[5]通过分析以往水下爆破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施工工艺,利用专家库资源,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引入模糊计算算子,建立了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对施工作业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提高了施工过程中风险源的综合分析评价精确度,进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薛[6]提出一种风险分解结构法对水利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进行风险识别评估,该方法在结合工作分解结构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利工程的特色,不仅在施工阶段进行风险防范,从项目成立之初到水利工程维修阶段的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新管理监控方法,在各个阶段都能明确风险责任人,促使其积极参与主动防控风险队伍,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和后续功能的有序运行。

4.总结

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对水利工程常见危险源的辨识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几种新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对实际工程施工的预防风险方案制定和施工作业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水承, 李红霞, 王莉,等. 从三类危险源理论看煤矿事故的频发[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6.

[2]DGJ08-2077-20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S].

[3]王振兴, WANG, Zhen-xingConstruction,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价[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3(1):3.

[4]Kangari R, Riggs L S.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by linguistic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89, 36(2): 126-131.

[5]柴修伟. 水下钻孔爆破施工过程事故的安全评价[D].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6]薛瑶, 刘永强, 戴玮,等. WBS-RBS法在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风险识别[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