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研究

董淑喜吴浩岳亮

(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水管体制已逐渐显露出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环境恶化,水利设施安全隐患增加。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构建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对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当前水管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从体制机制、技术手段、法规政策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管体制;水利管理;现代化;改革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但是,当前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在推进中也面临管理碎片化、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促进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水管体制弊端制约了水利管理现代化

我国当前的水管体制存在管理分散、监管不统一等问题。具体来说,水行政主管部门多头并立,各自为政,级别不统一,导致水资源管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水资源管理部门之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信息共享不足,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出现了管理碎片化和“条块分割”的局面。此外,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水资源管理重建设轻保护、缺乏系统思维的问题突出。这些水管体制自身的弊端,制约了水利管理向着精细化、智能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使水利管理现代化进程受阻。

具体来看,当前水管体制中监管不力的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部分地区盲目开发地下水资源,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发现象时间。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无法累积全国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信息,对地下水资源实施科学监测和动态管理的难度加大,地下水超采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此外,水资源管理部门与水环境保护部门之间联动不足,也使得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难以兼顾。一些地区过度开采水资源用于经济产业发展,而疏于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2、水利管理现代化对水管体制提出新要求

目前,我国水利管理正加快向精细化、制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首先,水利管理的精细化需要水管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精细化水利管理要求政府加强和改善对水资源的监测与调控能力,实时获取水文水资源信息,对水资源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并据此制定资源配置方案。而这需要打破部门界限、实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精细的监测预警和调度指挥系统,形成监测、通报、预警、反馈的闭环。这对当前碎片化、信息隔膜的水管体制提出了整合和重构的需求。

其次,制度化的水利管理需要健全法制体系做支撑,这也需要水管体制的配合与调整。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机制,需要统一的主管部门制定规划政策和技术标准。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依法行政,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安全运营实施制度化监管。这都需要统一和权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对于多头并立的现有水管体制是一种挑战。

最后,智能化是水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水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这也需要信息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数altitude化管理平台。这对于长期以来各水管理部门数据孤岛的现状也是一个新的要求。

3、改革水管体制是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在“两个确立”的指导理念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改革,强调要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监管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格局。这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打破长期以来水管体制中部门分割、政出多门的格局,建立现代水管体制,从体制上保障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水管体制的内涵包括:统一行使水资源管理综合协调职责的主管部门,统一的水资源规划管理,统一的水量分配调度,统一的水资源监测预警体系,统一的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统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机制等。这种统一高效的现代水管体制,是实现水利管理精细化、制度化和智能化的基础。

二、促进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1、完善水管体制改革的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以河湖长制为重点的水管体制改革,已初步确立了以水资源部门为龙头,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水管体制的体制机制:

(1)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统一行使综合协调职责的主管部门。按照河湖长制的要求,统一设置流域管理机构或流域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本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权威性和协调性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南水北调等区域性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管理权责清晰的水资源管理格局。

(2)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系统。整合现有水利、气象、环境等部门的水文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构建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水文水资源大数据,建立全国和流域级的水资源调度系统,实现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和下游水库、水电站的信息共享和联调联运。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和调度系统,提高水资源监管和调控能力。

(3)健全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水法》修改和配套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制定强制性的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方案,加强水资源统筹规划管理。此外,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2、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关键。一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水利监测预警、调度管理、应急处置等精细化、智能化、制度化。二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力度,推广应用智能水库、智能闸坝、在线监测设备等,提高水利工程安全自动化水平。三要深入推进以数字孪生系统为核心的“数字水利”建设,运用数字化建模、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提升水利管理和水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另外,在跨部门、跨流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也要加强信息系统集成,推动各水管理部门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监测预警模型的协同运算,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要构建统一的水利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完善应急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机制。

3、加快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与调整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是保障水管体制改革落地生根的重要手段。一要加快修订完善《水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的职责,健全统一高效的调度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水资源节约引导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二要制定实施水资源规划的具体办法,提高规划的约束力。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定额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权交易制度。三要出台流域系统治理的政策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流域水资源的系统集成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完善统一高效的现代水管体制,是实现水利管理精细化、制度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也是治水兴水的重要保障。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建设,以优化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德.浅谈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J]四川水泥,2019(6):201.

[2]戴向前,廖四辉,周晓花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10):59-63.

[3]冯光华,叶永国,詹有福.适应国家节水行动的基层水管体制探讨[J].内蒙古水利,2020,(0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