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3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杨舒宇

安丘县人民医院    64235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2月~2023年8月接收的8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保证每组有患者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氧气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氧疗法的基础上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血气指标评分、呼吸功能指标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血压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样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气治疗时,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

根据国外的学术资料研究表明,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最佳的治疗模式就是应用呼吸机,因为呼吸即可以自动调整压力【1】,自主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的效果【2】。因此,本文选择我院于2023年2月~2023年8月接收的6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试验,探究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23年2月~2023年8月接收的8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保证每组有患者30人,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有25名、女性患者有15名,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7±3.34)岁,患病时间在10~23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16.32±1.18)年;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有16名、女性患者有24名,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9±3.66)岁,患病时间在11~22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16.85±1.3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P >0.05,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有自主呼吸,无胃肠胀气者。患者和家属对本

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既往使用过无创呼吸机治疗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1.3治疗与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祛痰剂、抗感染、支气管扩张药、解痉平喘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危急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救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上采用呼吸机(深圳普博医疗,型号:Padus 5A)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首先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且不影响治疗的体位,选取合适的面罩,呼吸机设置通气模式,设置参数,设定模式为SIMV(P)+PS,呼吸频率设定为每次13~15 min/次,氧流量设定为3~6L/min,潮气量6~10mL/kg、呼气压为0.3~0.5kPa、吸气压为2.5kPa,调节呼吸压维持在4~6cmH2O(1cmH2O=0.098 kPa),呼吸比例设为 1:1.5,氧气浓度设为 80%,按照患者病情,对氧流量和浓度有效的适宜调整。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分为有效、显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肺功能、血气

水平好转,不再需要无创通气治疗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肺功能、血气水平呈现好转趋势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肺功能、血气水平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等情况分为无效。

2)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咽喉不适、口干、声音嘶哑等。

3)动脉血气指标:采集患者动脉血3mL,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指

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速(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吸频率(RR)。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值来进行数据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2.50%)明显优与对照组(72.50%),P <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460.00

1332.50

37.50)

3792.50

对照组

40

1947.50

1025.00

1127.50

2972.50

X2

--

--

--

--

5.204

P

--

--

--

--

0.003

2.2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咽喉不适

口干

声音嘶哑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

12.50

1(2.50)

25.00

对照组

40

410.00

12.50

37.50

820.00

x2

--

--

--

--

5.337

P

--

--

--

--

0.032

2.2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SaO2、pH值、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SaO2(mmHg)

pH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40

53.47

±5.15

93.29

±5.49

77.64

±3.57

42.56

±4.34

76.81

±7.44

92.75

±9.64

7.26

±0.07

7.41

±0.14

对照组n=40

54.35

±5.18

79.68

±4.75

78.52

±3.51

47.74

±3.17

77.86

±6.94

81.56

±8.54

7.28

±0.06

7.31

±0.11

X2

0.746

11.787

1.156

9.807

0.650

5.028

0.137

4.450

P

0.447

<0.05

1.251

<0.05

0.505

<0.05

1.704

<0.05

2.2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PEF、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表4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PEE(%)

FEV1(mL)

FEV1/FVC(%)

RR(次/mi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40

50.47

±3.15

70.29

±4.09

0.74

±0.37

1.26

±0.34

40.81

±6.44

52.75

±4.64

29.26

±3.07

20.41

±3.14

对照组n=40

51.35

±3.18

62.68

±3.75

0.75

±0.23

0.14

±0.44

41.68

±6.94

48.56

±5.54

29.58

±3.56

23.31

±3.21

X2

1.346

9.707

0.256

10.807

0.565

4.028

0.437

5.150

P

0.191

<0.05

0.777

<0.05

0.580

<0.05

0.604

<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治疗上的常见疾病,常发群体为老年人,多数患者在患有此病后由于呼吸肌群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而导致常出现呼吸衰竭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氧气治疗【3】

目前临床常规治疗方式大多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症治疗,如给予扩张支气管、平喘等治疗,但临床效果不太理想。随着我国的科技医药的迅速发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无创正压通气,顾名思义,属于对患者无创治疗,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其主要经过面罩通气模式,降低机体创伤性与肺部感染率,改善通气、换气,减 少呼吸机依赖性,改善患者预后、益于康复。郭淑娟[4]研究结果报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李卉[5]报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可改善其肺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SaO2、pH值、PaO2 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EF、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通过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也需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对其进行处理【6】

综上所述,将呼吸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衡鑫.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D].西南医科大学,2023.

[2]朱雪琴,滕镕,丁薇等.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02):247-250.

[3]韩娟,程荣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大医生,2023,8(09):96-99.

[4]郭淑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效果及对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1,6(19):12-15.

[5]李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7):106-107.

[6]王小龙,王琦,武宁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1):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