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不删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全文刊登,不删减

滨湖绿道选线设计探析

—以武汉东湖绿道湖林道为例

王志强,石雯,汪托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2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内可游憩、休闲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与关注,绿道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和途径,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绿道设计在为居民绿色出行、游憩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如何使绿道与山、水、林、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选线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东湖绿道湖林道为例,对滨湖绿道选线进行阐述和总结,以便可以对以后一些类似工程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绿道;滨湖绿道;绿道桥涵;绿道选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1


0 项目背景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由郭郑湖、汤菱湖、团湖、后湖、庙湖、喻家湖等组成,水域面积达32.5平方公里,最宽处28公里,最深6米,湖岸线长111.5公里,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湖岸曲折,风景多样。以东湖为核心的东湖风景名胜区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五大景区组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含32个独立景物及65个景点,年旅客量超过500万人次。

1 工程概况

东湖绿道二期湖林道设计全长约13.7公里,主要经过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北门(与东湖绿道森林道相接)、八一路、磨山茶园(园艺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团山路、喻家湖路、桥梁村等,线路呈环状布置,连接东湖绿道一期湖山道2线及磨山道。湖林道主要分为三段特征路段,分别为城市道路改造段、磨山茶园现状土路段,武汉植物园滨湖段。现状武汉植物园滨湖段如图1所示。

城市道路改造段主要是利用现有人行道形成4.5m~6m宽行人自行车混行绿道,选线主要是依据现有道路布设;磨山茶园现状土路段主要利用土路形成3m步行道+4m自行车道的断面形式,选线依据现有土路布线,局部位置根据周边景观及地势地貌合理选择。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滨湖段选线涉及因素较多,情况较复杂,是湖林道选线的难点及重点。该段绿道选线应着重考虑少占湖体及植物园用地、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绿道赛事标准、减少对植物园科学研究的干扰、减少对植物园内植物(尤其是临近东湖水生植物)的破坏等因素。

图1  现状武汉植物园滨湖段

2 绿道选线方案比选分析

植物园滨湖堤段起于东头村鱼塘(武汉植物园东南角),止于磨山道与绿道一期相接,设计全长1035m。其中临近武汉植物园范围,长约760m,东湖磨山范围,长约275m。

2.1方案一:路堤式绿道

2.1.1平面选线及高程控制

临近植物园权属线填湖修建绿道,绿道线位尽量沿植物园湖岸线布设,减少占湖面积,绿道应需满足赛事路段最小半径要求(R≥21m),同时考虑绿化种植、放坡及减少对植物园干扰等要求,绿道内边线距离植物园权属线最小距离为5m,大部分路段间距维持在5m~10m,最大间距约24m。控制高程以不低于21.3m进行控制(依据东湖最高水位确定),最大填方高约1.5m,控制高程尽量依据现状植物园内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减少填挖方量,增加景观协调性。平面线位如图2所示。

图2  路堤式绿道平面线位

2.1.2绿道横断面设计

绿道横断面宽6m,行人非机动车混行,绿道内边线距离植物园权属线最小距离为5m,大部分路段间距维持在5m~10m,最大间距约24m。主要分为临植物园湖堤段和临植物园水塘段两种典型断面,分别如图2、图3所示。采用通透社隔离墙与植物园隔离。

图3  临植物园湖堤段典型横断面

图4  临植物园水塘段典型横断面

2.2方案二:路堤+景观桥涵式绿道

2.2.1平面选线及高程控制

该方案主要在植物园段两处湖湾处设置景观桥涵,以解决植物园水系连通及提高线形指标的要求,平面线位如图5所示,同时避免景观过于单调,两处景观桥分别为150m和210m,景观桥涵效果图如图6所示。

图5  路堤+景观桥涵式绿道平面线位

图6  植物园景观桥涵效果图

全线主要分为植物园填湖路堤段、植物园景观桥涵段等两种典型断面路段,具体分段设计内容如下:

(1)植物园填湖路堤段:距离植物园权属线最小距离约3.5m,最大距离6m,且满足赛事路段最小半径要求(R≥21m)。该段绿道高程依据植物园现状地形地势,按不小于21.3m控制,绿道高程均低于或与植物园现状道路或木栈道高程持平,平均高差约0.5m。

图7  植物园填湖路堤段平面线位

(2)植物园景观桥涵段:共两处,长分别为150m和210m,距离植物园权属线最小距离约4m,最大距离54m,且满足赛事路段最小半径要求(R≥21m)。该段绿道高程按不小于21.3m控制,距离植物园岸线较远,保证水系连通。

图8  植物园150m景观桥涵段平面线位

图9  植物园210m景观桥涵段平面线位

2.2.2绿道横断面设计

绿道横断面宽6m~7m,行人非机动车混行,绿道内边线距离植物园权属线最小距离为5m,最大距离约54m。主要分为植物园湖堤段和植物园景观桥涵段两种典型断面。

(1)植物园湖堤段:采用填湖路堤方式新建6m绿道,采用通透式隔离墙与植物园隔离。

图10  植物园湖堤段典型横断面

(2)植物园景观桥涵段:新建7m绿道(含栏杆),采用生态高耐竹护栏。

图11  植物园景观桥涵段典型横断面

2.3方案比选分析

方案一为全线填湖路堤式绿道,占湖面积较大;全线采用通透式隔离墙,对植物园景观影响较大;植物园内水系与东湖连通效果较差(仅通过绿道下埋设排水管涵连通),对植物园水生植物生长及研究有一定影响;全线沿植物园堤岸布线,自行车赛事线形指标较低;绿道整体景观效果一般;施工难度较小,工期较短,投资较小。

方案二为填湖路堤结合景观桥涵式绿道,占湖面积较小;湖湾处采用景观桥涵式绿道,距离植物园湖岸线较远,该处植物园段可不设置隔离墙,对植物园景观影响较小,同时保证植物园内水系与东湖连通效果较好,降低对植物园内植物生长及研究的影响,线形指标较高;绿道整体景观效果较好;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较长,投资较大。

3结论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应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方案二(填湖路堤结合景观桥涵式绿道)更适合绿道的建设理念,能更好的与东湖及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合。

参考文献

[1]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2]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S].

[3]CJJ 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S].

1


1


收稿日期20240124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5),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