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浅谈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李茜然

包头市青山区青山路第一小学 014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民间美术的运用,把它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民族美术作品时,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引入是建立在学生美术学科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基础上,通过适当、合理的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艺术,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为学生美术绘画能力的提升、美术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创新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当然,民间美术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风格鲜明,在具体引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可能选择学生说熟悉的民间美术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民间传统艺术,在实现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同时拓展学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虽然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落实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但基于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更多的美术教育优势资源,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美术作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二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为条件限制,美术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较少。基于此,因地制宜的开发本地民间美术资源,能够就地取材,当地美术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当地民间美术,构建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促使学生欣赏本土艺术;学校可以邀请民间美术艺人参与教学,指导学生美术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创建开放性美术课堂。总之,传统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实践对于丰富美术教育内容,开发美术教育资源非常关键。

(二)、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美术是历史与文明的积蕴,融入了传统文化思想与丰富的人文情感,蕴含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淳厚的乡土气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各区域的民间美术资源也非常丰富,例如布艺、剪纸、编绳、泥塑、木版画等等,从这些绚烂多姿的民间美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地区的民俗风情,体会到当地人们对的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地区民间美术的发展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受到了冷落,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这导致很多孩子对当地民间美术知之甚少,并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困境。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将传统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能以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更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各地区的生产劳动、节日风俗、衣食住行等多元文化。进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进而主动参与到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之中,为传统美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将民间美术融入进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拓展美术教学素材

小学美术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应该多方位地融入。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渴望,对艺术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极强。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让其自主发掘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情操和艺术兴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例如,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如举办画展、开展美术活动。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使小学生热爱民间美术,增强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去探索。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促进小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以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二)、借助民间美术资源加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民间美术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而来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风格,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的理解、继承与发扬。我国民间美术形式包括剪纸、建筑彩画、泥塑、年画、皮影、蜡染、传统玩具等,民间美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如,年画中往往体现出劳动人民年年有余、多子多福的美好盼望,这实际上体现出的人们热爱生活、努力上进的积极态度;又如,我国民间美术作品多以鱼、荷为主要元素,其中鱼代表着勃勃的生机,又与“有余”谐音,是我国独特的“余”文化。而荷与“和”谐音,民间美术中的荷元素往往代表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精神。

(三)、润物无声,培养审美

民间美术都有许多特别出色的代表作品,同时大多数也见证了我国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是能够体现当时历史状态下人民意识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倘若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课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甚至通过精神的传承影响审美,对于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快乐刮画》为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让学生欣赏民间艺人和美术家刻画的作品,并且能够了解被刮出的各种线条和明暗的形成面,最后能够设计一个形象,确定线和面的处理方式。这节课是一节能够和民间艺术进行链接的课程,首先在课本中就提供了大量的民间艺术素材。例如民间石刻拓片和阴刻人物。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非常多的优秀刮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且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哪些图片是同一时代或地域的,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刮画制作,并让其自行点评。接着在课堂上播放真实的民间艺人制作刮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让学生奇特于艺术的多样体现形式,也能让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挖掘本地民间美术资源,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

教师对本地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与筛选,在美术课堂中有机融入,让美术学习的素材更为丰富,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民间美术,深入地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知识的同时自觉受到民间文化方面的熏陶,促进其文化素养与美术素养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选择与学生学习相符的美术元素,将其纳入到美术教学活动,将美术教育和民间美术结合,让学生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一方面,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探究,拓宽学习视野。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给学生更多展示悠久历史的陶瓷艺术,促进其全面了解陶瓷方面的工艺,对其绘画之美进行欣赏,切身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立足实际情况,探索相似的民间美术,让其了解陶瓷美术,拓宽其知识面。另一方面,开展民间美术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陶瓷与陶器进行了解,深入体会陶艺之美,增强其学习体验,促进其深入学习。

总之,渗入了民间美术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和审美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需要积极地将民间美术与美术课堂了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与学习民间美术,将民间美术传播到每个学生心中去。

参考文献

[1]段彩萍.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66-167.

[2]田浩,常梦恬.民间美术进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2020(09):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