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罗嘉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 610032

【摘要】目的:分析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加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肠道菌群、肠道粘膜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数量都有所下降,治疗组的菌群的数量则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疗效,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肠粘膜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清胰汤加减;肠道菌群;肠黏膜功能

在临床上,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腹部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引起胰腺内胰蛋白酶的异常激活,使其发生自身消化、水肿甚至坏死。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严重的还会有带血、休克等症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对肠粘膜的功能造成损害,使肠粘膜的通透性增强,从而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严重的还会引起脓毒血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大部分病人病情轻微,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病人的预后较好;严重时可出现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腹膜炎等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的临床以胃肠减压、补液、早期营养支持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前期以单味中药为主的临床研究较多,且多从药理及病理机理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传统的西医疗法与中药联用可增强疗效,并可改善病人的肠道菌群和肠粘膜功能。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某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

入选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经超声、X线等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在48小时以内;病人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情况。

排除标准:其他急腹症,如肠梗阻或胃肠道穿孔;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患有自身免疫病者;并有恶性病变者;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怀孕和哺乳期间,或对所研究的药品有过敏反应者;外科手术或创伤所致的急性胰腺炎。

2.方法

常规组采用胃肠减压、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并肌注奥曲肽;亚胺培南西司他(1g/瓶),用0.9%氯化钠250ml稀释后,静脉给药,1瓶/次,2次/天,用药1周。

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胰汤加减治疗,每天1副,用水煎至200mL,分2次,早、晚各服用一次,共1周。

3.观察指标

(1)肠道菌群的测定。收集受试者的新鲜粪便1g,用厌氧细菌稀释液将其溶解,然后用摇动器将它彻底摇晃均匀,添加0.9%氯化钠溶液,按10倍连续稀释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样品分别放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选择性培养液中培养,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厌氧菌置于37℃厌氧箱中48小时,培养完成后,用菌落计数来计算,以每g粪便中的细菌数量作为单位对数来表达。

(2)肠道粘膜功能测定。取5ml空腹静脉血,2000r/min离心30min,保存上清,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含量,比浊试验,ELISA测定IL-6含量。

(3)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胰肠瘘、便秘、消化道出血等。

4.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间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两组肠道菌群的数量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数量都有所下降,而治疗组的菌群的数量则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两组患者中均有增加,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前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明显下降,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P<0.05)。

观察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

三、讨论

1.急性胰腺炎的特征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行消化的疾病,这是因为人体本身消化导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上腹痛、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增高,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缓解,从而减少其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危害。传统西医疗法不能早期缓解该病的病情,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入了清胰汤,该方具有较强的疗效。

2.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饮食不良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饮酒过量等因素所致的风寒湿邪入体,导致气机壅滞,肝气郁结,郁而生热,湿热内陷,形成肝胆湿热,故治宜以利湿退黄,通腑泄热为治则。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黄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粘膜,兴奋肌纤维,舒张括约肌,并有抗炎、抑菌等功效;白芍可减轻平滑肌痉挛;柴胡可增加粘液蛋白含量,抑制胃酸分泌;延胡索和芒硝均有改善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利大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胃肠平滑肌的激活、对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有关,并可通过抑制致病菌的增殖、调控炎性因子的表达、维持胃肠道菌群的稳态而发挥作用。

3.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功能与肠道菌群的治疗作用

急性胰腺炎患者会产生大量的胰蛋白酶,从而使其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肠粘膜的损伤和屏障的破坏,引发局部感染。双歧杆菌、乳杆菌是益生菌,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来保持肠道稳态,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都是致病菌,在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益生菌的下降会促使病原菌的数量增加;肠道损伤后,病原体及代谢物进入血液,引发肠道炎性反应。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可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益生菌含量,减少病原菌增殖,达到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目的。D-乳酸是一种由肠道细菌分泌的一种物质,在急性胰腺炎中,肠粘膜受到损伤,通透性会明显增强,这种物质一旦进入血液,其含量就会反映出肠粘膜的功能。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是肠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增高是肠道粘膜屏障损伤的重要指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与观察组相比,治疗组两种药物联用后血清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和白介素-6的含量明显降低,清胰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清胰汤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肠源性内毒素,保护肠粘膜,促进肠蠕动,促进胰液和胆汁的排泄,减少胰腺酶的自我消化。清胰汤可通过重建5-羟色胺受体,调控5羟色胺及其受体稳态,发挥对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进而改善肠功能。

总之,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疗效,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肠粘膜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王小莉,霍吉尔,吴秀明.大承气汤对支气管哮喘及肺肠合病Treg/TH17免疫机制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4):88-92.

[2]罗鸣,刘金波,夏先明.复方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NF-κB、血清炎性因子及小肠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7):665-669.

[3]崔乾青,张丽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2):144-146.

[4]周望,王养和.益气活血汤加减合血脂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气滞血瘀证)伴高脂血症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7):113-114.

[5]曹晓珑,章厚芬.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5(5):47-49.

[6]张倚.大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9):1354-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