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 2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刘高瞻    廖智勇

大埔县城东实验学校   514200

大埔县特殊教育学校   514200

一、研究背景

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应试教育处在不断地推进中,同时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也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所以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与口号,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就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坚持每天锻炼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直到2003年,教育部门提出了保障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所以在大课间设置了30分钟左右的锻炼时间,其占据学生每天运动总时间的一半,进一步彰显出大课间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对于今后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来讲,需要不断地提升大课间活动开展形式,将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意义

在本课题的研究开展中,通过对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措施的观察与分析,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一种符合现今小学大课间活动管理体系,为其提供更多的参考。

三、课题研究主体内容

开展大课间活动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中开展全面健身活动,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就需要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进一步落实体育运动。针对现今小学生缺乏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找寻到问题存在的具体因素,需要立足于现今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之上,在实际调查工作开展中,有效地解决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升现今小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尽快恢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阶段性成果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场地与器材的不足

在现今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活动场地比较小,能够使用的经费较为匮乏,且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是因为学生的活动场地与器材使用的不足问题较为严峻,就成为活动开展最大的阻碍,一些学校虽然有着足够的活动空间与场地,学校中学生的数量比较多,每一个学生所占有的面积都比较小。在一些面积比较小的学校中,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往往几百多个学生只能够使用一个足球场,学生可能会四五十个人使用一个球场,导致很多学生处在观望的状态中。学校在教育预算的制定中,缺乏对体育活动资金的应用,导致所有的活动受到限制,缺乏体育设施就导致学生较多的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活动的时间,同时给出充足的准备,但是教师在该环境下只能够开展一些简单的球类活动,无法顾及学生所有的需求。

(二)体育教师队伍不足

在我县所有中小学校已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体育教师队伍的不足。一些学校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甚至于在一些农村完小并没有体育教师,通常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工作开展素养,无法胜任教学中的体育指导工作,其并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所以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技巧指导,就需要学校安排更多专业的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不断地优化并壮大体育教师队伍。随着现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学也处在快速发展中,教师需要接受更多全新的知识内容,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够保障教学与科研实现两手抓。对于学校来讲要不断地扩充教育队伍,促使体育教师专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是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三)组织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在现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其组织与管理方式依旧处在探索阶段,部分的学校领导还没有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没有注重提升活动开展内容与质量,所以放松对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监督与管理。很多学校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根据以往的方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单调且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学生没有对大课间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一种应付了事的现象。

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质量策略

(一)加大体育器材资金投入力度

在现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在教学中受到教学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升学考试压力以及大课间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该社会发展背景下,需要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对学生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与责任加以明确,不断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

(二)科学监控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负荷

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可以将自身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是减轻体重最直接有效地方法。在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对学生运动负荷的大小掌握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如果学生的运动负荷过小,那么无法通过运动达到健身的效果,如果其应用的负荷量比较大,就会出现过度疲劳,影响学生下一次课程的学习。根据相关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工作结果表示,小学生的活动时间需要安排在30—40分钟之内,同时学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20—150次/分,在该活动开展强度下,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也可以有效地恢复学生的疲劳感与体力。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工程中,对其采取动态化的抽样检测与观察,根据具体实施的情况,科学调整活动开展的内容与活动量,同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判断,对活动开展量加以科学调整。

(三)强化教师培训与学习,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效果

在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是活动开展的主体力量,但是在很多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教学指导是外行的,需要教师在短时间之内掌握多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在初期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制定出工作开展计划,保障教师可以在指导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通报,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探索中总结出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教学方法。或者是邀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讲解,传授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规则、运动要求、练习方法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促使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在校园内部不断地宣传健康活动观念,鼓励教师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举办职工竞赛的环节中,为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锻炼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元罡.城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证与成效监控研究——以怀化市鹤城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6):48-51.

[2]范润玮. 小学区队化大课间活动方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

[3]周升萍.小学大课间游戏特征及优化策略探索[J].青少年体育,2021(09):128-129.

[4]徐薪薪.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游戏优化重构[J].青少年体育,2021(07):109-110.

[5]李虹,李洋.柔韧素质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应用[J].运动精品,2021,40(07):33-34.

[6]赵咪. 大众艺术体操融入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推广路径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1.

[7]钟江南. “三点半难题”背景下株洲市小学课外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1.

[8]蒋超磊.小学大课间校园跑操有效性实现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4):162-164.

[9]文迎亚.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评析[J].青少年体育,2020(08):111-112.

[10]王浩.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田径,2020(0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