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在爱的教育中怎样才能得到“双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浅谈师生在爱的教育中怎样才能得到“双赢”

麦 馨

佛山市顺德区昌教小学

[摘要]:做班主任一定要爱护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以师为范,懂得学会爱别人、尊重别人。对于“坏”孩子,班主任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包容,坚持正面教育,以培养积极向上、有人情味的学生为目标,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双赢的。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目标  教育环境

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教育发展新潮流,不断探索和尝试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德育工作又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小学班主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每一个为人师者心中都充满了爱,用博大的胸怀去启发、引导学生,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灵,才能达到德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为这一理念,我一直努力地践行着,现在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适时调整德育目标

我任教的六年4班是中途接手的班级。给我第一印象是:学生精神面貌慵懒,学习态度散漫,班干部工作能力差,同学之间不团结,总的来说整个班级乱七八糟。为此,刚接手时感到十分吃力,但有着十六年班主任经验的我很清晰地知道,如果不改变这个班的现状,会毁了这班孩子的前程。因此,我首先改变这个班的班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班级值日工作入手,第一节班会课,我出示几张图片,图片包括教室里乱摆的桌椅、杂物间满满的四大桶垃圾、杂乱无章的扫把与地拖。我说:“同学们,你们看这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同学们马上在下面窃窃私语,突然间有个同学大声说:“这不是我们班吗?”接着他的话语,我厉声说:“你说得对,这就是昨天我第一眼看到的六4班。”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同学们,作为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为什么班级会那样的脏乱呢?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会舒服吗?接着,我把语气放缓和,以前的老师怎样要求你们,老师不讨论,但现在开始,请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做就行了。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班在清洁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如碰到地面有垃圾会捡起来,课堂上发现同桌旁有垃圾会提醒,桌椅如何摆放也作出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纠正与训练,整个班级在卫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位老师进来都会说六4班旧貌换新颜。

二、用爱与宽容对待孩子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只要教师真诚献出了爱心,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例如:小峰是一个倔强、骄傲、成绩不错、我行我素、专门在班里惹是生非的学生。记得有一次,在吃中午饭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循声看去,看到小峰与小宏正在争论着什么,只见小宏在擦眼泪,我心中的怒火冲上来了,心想:肯定是小峰这个“大神”在搞事呢。小峰知道我在看他,他马上不吃,并把整盘饭捧去倒掉,看到他的表现,我猜到他在发脾气,闹情绪,他甚至还做出了过激行为,用水壶猛力敲打大门。为此,我并没有去询问他。转身询问小宏事情经过,回到宿舍后,我让他俩各自拿一个拖把去饭堂把倒在地上的水拖干净。回来后,我接着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去把水拖干净吗?因为这是你们俩不小心造成的,不属于阿姨的清洁范围,男人大丈夫,做错事就应该为自己的错误、鲁莽行为负责,他们俩也点头。然后,我就把刚才争吵的事件与之分析,听了我的分析后,他们都从心里认同我的说法,言归于好地回宿舍了。通过这件事,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小峰这件事我采用的就是宽严相济,既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处事的严格与公正,又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何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做个有责任心的人。只有对他们“严中、严中有度、爱中有方”,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

、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后进生

“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劣;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对后进生进行无私的感化和关爱是十分必要的。大多数的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往往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老师的喜爱与鼓励,对待后进生更要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教育,不不歧视,多关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锲而不舍地对待后进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促其身心健康成长

为人师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爱护、关心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品德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为此,我在班里设计老师信箱,鼓励学生大胆写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写对老师说的话。我会及时反馈。记得某一天放学前,我在老师信箱中收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知道我们班有同学认识其他学校的男同学,你怎样看呢?”我脑海里第一个反应是,可能班里有出现结识网友或者微友的情况。第二天的数学课印证了我的想法,上完课,数学老师边说边递给我一张纸条,这是小艳给小静的纸条,你自己看着办呢!(小艳和小静是我们班的优等生)下了课,我悄悄地把小静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与她谈起这件事,小静说,这纸条是小艳给她的,让她在QQ上找哪个男同学,我说这个男同学你认识吗?她说不认识,正添加他为好友,可还没有回复。接着了解小艳认识那个男的一些情况,听完后我基本上掌握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联想起小艳这段时间各方面的变化,想到事情的根源。

放学后,等全班同学都离开,我拿出纸条,她看到后,马上眼泪哗哗地流出来,我用温和的语气对她说:“你相信老师吗?能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吗?她点了点头,原来是利用她妈妈空闲的手机,通过“摇一摇”这个功能认识这位男生,妈妈不知道她偷拿手机认识网友,他们在国庆节时也出来见过面,但最近那个男不太理睬她,所以就让小静通过QQ与之联系。接着,我帮她分析其中的厉害关系,指出网络都是一些虚拟东西,而且如果自己优秀,以后能认识更优秀的男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同时,与网友见面存在危险,你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很容易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听了我的分析,她也觉得我说得对。然后,我向她保证,这件事只有我和她知道,不会与第三个人说,但必须告诉其家长,让家长在后期进行一个监督和引导,她也答应我的做法。然后,我把事情告诉了她的妈妈,希望能争取她的配合,多关注她,与她多沟通。经过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小艳慢慢走出了网友事件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重新变得开朗起来。

五、班级活动激发团结的力量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每个同学参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在集体活动中能得到展现。同时在活动中,班级团结的风气得到不断形成与提升,同学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不断巩固。

当班主任,我收获了学生对我的爱,收获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成长,从凡事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学生事务,到如今,凡事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多问几个“假如是我会怎样呢”去解决学生问题。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把爱随身携带。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即为此理。班主任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爱教育下去就可以了。在爱心的感召下,学生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正平.保障班主任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体会[J].人民教育,2009(18).

[2] 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J].人民教育,2007(11).

[3] 龚耀南.师范生德育能力的现状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