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巧设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

林碧凤

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摘要】 “小练笔”,指就文取材,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它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而“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最直接的教学行为。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生动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练笔的范本。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的训练,做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手法、篇章布局的构思并加以仿写并从中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巧设 小练笔 小学语文 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那我们又该如何用好这些“例子”呢?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光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本的写作特点,有机地融合课堂小练笔,让课文成为学生习作模仿的范本。小学生的习作是刚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语言的组织和段落的安排能力还不够,习作水平比较薄弱,所以在选择仿写内容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长期的课堂练笔训练中逐渐把优美的词语和片段积累起来,并从中悟出写作的真谛。现将结合教学案例阐述自己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把握教材,让小练笔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营造氛围,把握时机,让学生情动拨发

对于阅读教学中的练笔,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宽松和谐的练习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使之达到高效。

1.抓住学生动心之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往往会被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景和语言魅力打动。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在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之时下笔,让学生用心叩击文字,用写传递深情,然后走进文本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关照文本――通过感悟练笔,释放情感。

2.珍惜课堂高潮之机。课堂上随时可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声;可看到面红耳赤的辩论情景。此时,课堂教学已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情”也融入到文本之中,教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应及时布置一些小练笔,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3.捕捉随机生成之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伴随预设而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把握文本的空白点,不失时机,从容又不失灵活机智地设计练笔。这样,于课堂的随机生成处及时练笔,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思想。

二、坚持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合理开展课堂小练笔

只有小学生的创造热情被激发,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文。因此,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合理地开展课堂小练笔。通常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和结构布局都是学生进行小练笔模仿的范围,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让课堂因练笔而精彩。

三、在课文中找训练点,勤写多练易动笔.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知识、经验缺乏,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地位.模仿在儿童初学写作阶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走向独立写作的桥梁.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习作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课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关注课文情感,大胆直抒胸臆

在我们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有许多感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词发”的产物。在课堂上,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之中,自然会被文中的人或事所感染,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抓住时机,提出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必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月光启蒙》是一篇思念母亲、赞扬母爱的文章,在结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学生们纷纷沉浸在课文里母亲给“我”营造的童年美妙夏夜之中,在这个时候,我给学生补充了课文中的一段话:“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这段文字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我再给这段文字辅以恰当的音乐,学生们便纷纷被感染了,在这之后,我便开始引导学生的想象:假如你就是孙友田,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母亲的身边,看到了母亲的样子,你会对她说点什么?请大家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学生写的文字个个感人肺腑,有的写:“母亲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在月下为我唱的儿歌,猜的谜语,是您让我有了一个最为欢乐的童年,我要向您表示感谢!”有的说:“母亲,虽然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并当了一名作家,但小时侯您给我唱儿歌、猜谜语的情景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那将是我最珍贵的回忆。”在朗读交流的时候学生很动情,有一位学生甚至数度哽咽才勉强将自己写的文字读完,其他的学生也是流着眼泪上完这堂课的,这一次随文练笔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走进了课文之中,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五、巧施评价,积极引导

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其他评价一样,随文练笔的评价具有导向、调节、诊断和激励的功能。要使随文练笔评价的功能得以正常和有效地发挥,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评语具体化,加强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练笔热情的“催化剂”,也是治愈习作顽疾的“良药”。因此,点评时的语言不仅要亲切自然,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留给学生思考和启迪。

当学生练笔中有任何出彩之处,甚至是一点可取之处。如,正确使用标点、句子通顺、比喻恰当……教师都应以充满激情的评语肯定孩子的成绩,增强他们练笔的信心。如,“真不错,这里的比喻用得真精彩,我仿佛看到了……”“你能够把文中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真了不起!”“你的结尾意蕴深刻,让人回味无穷。”总之,千万不要吝啬表扬。

当练笔中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不合情理的描写时,教师应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导向功能,及时给予引导、指正,帮助同学找出修改的方向,指出语病的根源。如:“这里如果加上某某词是不是更有趣了呢?”“注意啦,写完后要有感情地读一读,不然会让同学揪住小辫子的哦!”“再想想,故事中的人物真的会这样做吗?”

当学生练笔中出现大家不明白的地方时,我们应该尊重作者,对练笔中的困惑现象向学生请教,听听他们的用意。“这里你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能说来听听吗?”“我不明白,这次练笔你主要想说什么?”“能改得再明确一点儿吗?”

在练笔课堂中,具体亲和又不乏针对性的点评能让学生体验到练笔的愉悦和满足,使之增强荣誉感、自信心和上进心。

2.评法多样化,增强互动性。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特别凸现的教育理念之一。在评价方式上,我建议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除了教师的激励,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同学间互评、小组合作评等,还评于文,还评于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由展示语言、表达感受的机会。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在发现别人优点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针对传统评价的不足,我还在班级里创办“练笔超市”“练笔展示台”专栏,在网络上开设“练笔博客”发表练笔日志等集体评价方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亲历成长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互动评价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

3.“评”据标准化,提高可操作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为了让刚开始接触练笔评价的学生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根据标准设计了简单易操作的练笔评价表,为学生的多样化评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之,课堂小练笔应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活用教材,要善于挖掘教材,并依托课文找准练笔点,巧设小练笔,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这样长期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在课堂小练笔这块“小田地”里写出一番“大天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快速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