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许建丽  戴红  焦娜

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采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新启用内瘘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已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法,给予观察组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穿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对此次内瘘穿刺满意度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采取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可有效提高内瘘穿刺效果,减轻穿刺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穿刺的满意度。

【关键词】新内瘘;穿刺;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效果观察

内瘘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技术,内瘘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多个医学专业领域,如外科、肾脏学、心血管内科等。但由于内瘘建立过程中穿刺属于侵入性操作,穿刺过程中可能引入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增加感染的风险。新内瘘穿刺过程中,存在出血的风险。同时穿刺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对高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专家进行操作。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病痛折磨。为进一步提高新内瘘患者穿刺效率,我院对其开展了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并将最终获得的效果在文中进行了叙述:

1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内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观察组包括2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平均年龄为(49.50±2.60)岁;对照组包括23名男性和17名女性,平均年龄为(49.00±2.50)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后显示,两组之间未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即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内瘘穿刺。在穿刺前,将内瘘针充满生理盐水备用。使用复合碘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随后,护士根据经验进行穿刺,观察是否有回血来判断针头是否到达正确位置。一旦确认穿刺准确,对针头进行妥善固定,并连接管路,使其正常运作。

在观察组中,采用改良式零压力穿刺法进行内瘘穿刺。在穿刺前,进行内瘘情况的评估。首先,将内瘘针注满生理盐水,并确保血泵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动脉侧管路与内瘘针连接,并打开内瘘针和动脉管路,使整个管路内的压力保持在零。穿刺护士运用手指确定血管的走向,并进行标记。接下来,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等待干燥。然后,将穿刺针以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使其与皮肤保持20~30度的角度,进行针头的进针。对于动脉穿刺,首次穿刺选位向心,然后进行第二次离心穿刺。穿刺点与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厘米。对于静脉穿刺,选择贵要静脉方向穿刺向心。完成穿刺后,对针头进行妥善固定,最后连接管路,使其正常运转。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②穿刺疼痛评价:使用视觉模拟(VAS)量表,分值为10分,得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③穿刺满意度:用自拟调查问卷表评价,满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研究数据的分析采用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于两组的计量数据,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s)进行描述,并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指标,采用n(%)进行描述,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当最终数据的结果对比后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时,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显著提高,同时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穿刺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并且获得的穿刺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

1比较两组临床各指标(n%、±s

组别

n

一次穿刺成功率/%

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穿刺疼痛程度/分

穿刺满意度/

观察组

40

38(95.00)

1(2.50)

3.50±0.50

9.30±0.70

对照组

40

32(80.00)

6(15.00)

4.80±0.90

8.20±0.50

/t

4.1143

3.9139

7.9858

8.0873

P值

0.0425

0.0478

0.0000

0.0000

3讨论

新内瘘穿刺是内瘘手术后的一项常规操作,用于建立对内瘘的访问。它可以为患者提供需要的治疗或功能恢复,但需要在专业医生或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传统内瘘穿刺方法在新内瘘患者中应用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传统内瘘穿刺方法常常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确保针头准确进入内瘘,这对患者的穿刺过程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适。其次,传统穿刺方法容易造成内瘘区域的压迫,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增加了穿刺的困难度。此外,传统穿刺方法还存在着较高的穿刺失败率和穿刺后并发症的风险

[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将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应用于新内瘘患者中,该方法能够降低穿刺的疼痛感,减少内瘘区域的压迫,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2]。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概念是指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有效减轻内瘘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压力感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程度。随着内瘘患者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穿刺方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应运而生。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尽量减少穿刺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压力,避免对内瘘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相比之下,零压力改良穿刺法通过减少对患者皮肤和组织的压力,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穿刺的舒适度[3]

综上所述,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相对于传统穿刺方法,在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出血风险和提高穿刺操作成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它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成波,许勤亚,江瑞,等.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80-82.

[2]潘学丽.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科技与健康,2023,2(8):109-112.

[3]黄华博,黄明华.改良式零压力穿刺法在新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