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诊断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诊断进展

宋清玲张天王涌铭张晓军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临潼康复疗养中心  陕西  西安 710600

摘要: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为临床较有效的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方法,能够直观呈现在显微镜下,提高疾病诊断效果。本文则综述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概念,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方法,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贫血;感染;白血病

前言

临床医学中,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即使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采取检测仪器,还是无法全面了解细胞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具体改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疾病诊断效果。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能够直观呈现在显微镜下,基于细胞形态基础特征对疾病进行筛查,特别对于不明原因贫血,出血等症状,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果[1]。具体见下文: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概念

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值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血液病的参考依据之一[2]。外周血细胞形态包括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红细胞正常范围为:男性4-5.5×1012/L,女性3.5-5.0×1012/L。一般来说正常的外周血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它呈双凹圆盘状,直径大约6~9微米。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4.0~10.0)×10^9/L[3]。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50%~70%,细胞大小为10~15微米,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多分为2~5叶,核染色粗糙,无核仁,胞质丰富,含细小的紫红色颗粒。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比值约为1∶13;成熟淋巴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蓝色胞质,内有少量嗜天青颗粒。成熟嗜酸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呈镜片状,核染色质粗,胞质丰富,充满橘红色粗大、圆形的嗜酸性颗粒;成熟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核染色质细致,含蓝黑色的嗜碱性颗粒;成熟单核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疏松,胞质呈浅灰色,胞质内可见细小如针样淡红色颗粒,原始单核细胞质内无颗粒。血小板正常水平为100-300/L。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微米,呈小圆形,淡蓝色或淡红色,内有嗜天青颗粒。血涂片中常有7~10个或以上,成小簇存在。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方法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主要使用显微镜或自动化仪器检查患者体内外周血中细胞的具体形态,以及外周血中细胞的数量。通常是采用涂片制备、染色、低倍镜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可以检查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能够区分不同血液系统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3.1 贫血鉴别诊断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引起一系列症状。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贫血,并且还可以判断贫血的原因和类型。①缺铁性贫血:血细胞形态检查时,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比正常红细胞体积偏小,主要与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有关。②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细胞形态检查会表现为外周血成熟红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红细胞体积变大,分化不成熟,较为幼稚,主要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红细胞DNA合成减少,分裂和分化异常有关。李对红[4]等人研究,加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效果。结果发现能够提高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效果。

3.2 感染诊断

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时,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往往在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以发现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的数目也可出现增多现象。王蒨[5]等人研究发现,外周血细胞形态异常患儿主要以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腹泻等疾病为主。

3.3 白血病诊断

白血病为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停滞在早期幼稚细胞阶段而停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等症状。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发现原始细胞比例增高,有核左移现象,易见幼稚细胞碎片及有丝分裂相等典型表现。白蕊[6]等人发现,经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对于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高。杨雪[7]等人发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能让白血病的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

3.4 淋巴瘤诊断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发现淋巴瘤细胞呈双染色模式,即CD4+和CD8+同时表达,提示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较大。李晓燕[8]等人研究发现,淋巴瘤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

结言

综上所述,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价值非常高,能够鉴别诊断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采纳。

参考文献

[1]赵爱光.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外周血涂片分析中的应用评价[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1):61-62.

[2]赖燕军,朱佳丽.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黑龙江医药,2022,35(01):213-215.

[3]蒋叙川.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90+94.

[4]李对红,邵荣梅,董菊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21,40(01):49-51.

[5]王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诊断儿科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22,28(11):105-107.

[6]白蕊,钟莉.评估常见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J].系统医学,2022,7(02):61-64.

[7]杨雪.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5):680-681.

[8]李晓燕.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评估[J].智慧健康,2023,9(0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