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樊远思   曹中伟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新华校区

摘要:近年来,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目前的研究手段尚不能确定非哺乳期乳房炎的确切发病原因,加之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是治疗的关键。非哺乳型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说,且与细菌学的相关性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关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还存在不同意见,治疗方法也还在摸索阶段。本文就其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展开了综述。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非哺乳期乳腺炎有很多种类型,但发病原因不清,而且病情持续时间长,病变迁延不愈,易复发,疗效效果不佳,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并且,有非哺乳期乳腺炎问题的女性还有一定的患乳腺癌风险。如能减少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病率,则可辅助防治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然而,目前,对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报道稀少,且在临床应用的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抗炎药物疗效欠佳,手术方法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了解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菌群结构及发病机理,对于防治非哺乳期乳腺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1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房炎好发于育龄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3-38岁之间。1972年,凯斯勒等人报道了5个乳腺炎病例,以多发性肉芽肿和微脓肿为特征,并将其命名为肉芽肿性乳腺炎[1]。凯斯勒认为5例病例与之前发现的乳腺炎类型不同,而是应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性疾病有关。在发现肉芽肿性乳房炎的早期,多数研究数据将其归为免疫疾病,同时认为该病的发病问题是由口服避孕药、外伤、高泌乳素血症、吸烟史等因素引起的[2]。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归为一种无传染性的疾病,而常规培养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比较肉芽肿性乳房炎病人和健康女性的免疫指标可以发现,Th淋巴细胞水平降低而NK细胞水平提高,这也就表明肉芽肿性乳房炎病人存在系统性免疫紊乱的问题[3]。还有研究显示,肉芽肿性乳房炎病人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肉芽肿乳腺炎的发病有关。催乳素的长期高表达会造成一定的乳腺健康问题。女性在流产初期,体内泌乳素水平仍然很高,会导致乳腺分泌增多,进而使得导管堵塞,易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症的发生。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催乳素的表达与女性初潮的年龄有关,但其作用机理并不明确[4]。并且,目前还尚未明确催乳素的增高是否是引起肉芽肿乳腺炎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常规培养中,由于脓液中菌群含量很低,且有一部分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所以造成了常规培养结果呈假阴性。近年来,肉芽肿性乳腺炎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并证实,该病的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已有的研究分离所得的多为亲脂性棒状杆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下难以生长,但在含脂质浓度较高的血平板中,其生长状态较好,阳性率更高,说明富脂板可显著提高某些亲脂性微生物的检出率,进而解释了以往研究中常规培养呈阴性的原因。由于乳腺内含有大量的脂质,所以可以满足杆状杆菌的生存需要。杨玮等人于2020年从肉芽肿性乳房炎病人脓液中分离到16株亲脂性克氏棒状杆菌,初步证实亲脂性是肉芽肿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并经药敏实验提出可将奈唑胺用于临床治疗[5]

2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所有年龄层的育龄妇女都可能会患上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平均年龄一般在34-46岁,并且,40岁以下的患者占总体患病人数的64%[6]。但是,也有一些报道显示,这些症状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浆细胞乳腺炎可能与吸烟、雌激素或泌乳素水平紊乱、乳腺导管排泄障碍、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对浆细胞乳腺炎的具体发病机理仍不明确,多认为其与乳腺导管的扩张和导管周围慢性炎症相关。1958年,帕蒂首次提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其发病机制为:导管开口处的鳞状上皮向外扩展,产生角化碎屑及脂肪类物质堵塞管腔,引发炎症反应。但是,多数患者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显示,患者乳腺小叶内及小叶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故可能为自身免疫病。研究发现,IL-1β和TNF-α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且IL-17、IL-10、TGF-β等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7]。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密切相关。体外研究证实,结核杆菌L型感染与浆细胞性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生率在近年也有增加的趋势。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哺乳期不足6月龄、乳头凹陷及哺乳障碍史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相关[8]

结束语:相对于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加勒比等中低收入国家,难以准确评估其具体的发病及流行情况。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的复发率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现有的抗菌药物、激素和外科手术等手段疗效不佳,且容易反复发作,容易与结核性、真菌性乳房炎或恶性肿瘤相混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需找更好地诊断、治疗与控制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彭燕.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证候分布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

[2]万舒桐,杨越.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04):194-198.

[3]路晓阳,冯景,周毅.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26(01):45-48+67.

[4]闫炳荃.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相关致病因素的分析[D].青海大学,2021.

[5]赵梦,王冲,朱强等.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中国医刊,2021,56(05):497-500.

[6]严敏文,孙斌,汪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及治疗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7):3197-3199.

[7]李金玲,王心妹,冯凯等.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学、治疗与护理[J].河北医药,2020,42(01):154-156.

[8]屠道远,甄林林,李振等.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12(0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