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本科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本科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杨俊黄帅通讯作者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医药学院  湖北武汉  430415

摘要:

为满足小康社会对服务型药学人才的需求,药学工作者应以患者为中心,重点研究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指导患者合理使用。为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路径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以培养适合医药卫生发展需要的医院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药学服务;药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健康中国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根本目的,这必将为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临床药师是使用药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应以患者为中心,重点研究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合理的剂量,给予适合其临床治疗需要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1]。这是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本科药学人才培养目标。 但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我们认为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应用新教学法、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构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

  1.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

目前药学教育理念正逐渐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需要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化学类课程较多,而临床医学及临床药学课程偏少。为了让学生们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应增加的医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这类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将弥补传统课程设置导致的药学学生的病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等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为药学服务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的《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了“每个专业必须开出6-8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等。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等课程。

  1. 开展教学改革,应用PBL及课程思政等教学法优化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药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法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法、案例教学法、BOPPPS教学法等;教学软件有微助教、学习通等。课堂授课内容多选用医院临床药学经典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以组为单位,对案例剖析,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一流药学人才,医药学院也在积极开展药学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工作。                                                                                                                                                                                                                                                                                                                                                                                                                                                                                                                                                                                                                                                                                                                                                                                                                                                

  1. 加强校-院合作,建立与患者零距离的临床实践模式和双导师实践制度

实践是提升综合运用知识以解决客观问题的途径。药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药学实践是本科临床药学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校-院合作途径的临床实践可采用“双导师”制度。学生在校内进行科研实训由学院承担培养任务的导师负责,此为第一导师,通过在学校实验室的实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在校外的合作院校里可聘请住院医师和临床药师兼任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临床实践过程,此为第二导师。医院的临床药师具有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学生在医院药学部完成第一阶段的实践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后,由医院的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带教,学生参与临床科室的药学查房,并对患者用药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2]。第二导师可有效掌控实习过程,控制临床实践的教育质量。

  1. 构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临床实践考核方案

药学核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考核评价体系和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两个部分。理论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笔试课程内容,其考核内容以学生所具备的药学服务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核心课程的能力考核主要用于规范校内实验课程的考核测评和理论课程平时成绩的考评过程,从而全面评价临床药学学生所具备的药学服务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而临床实践主要分为药学部内实习和临床科室的轮转等部分,要求开展临床药学教学查房和书写药历。各临床科室实习结束时,要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并评定成绩。

目前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变为培养能进行药学监护及指导合理用药的“会用药”的服务型药学人才。为了让更多的药学专业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临床药师工作,具有药学服务胜任力应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加强培养过程的督导,促进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融合,为我国临床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何希瑞, 杨燕, 黄斌,等. 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 (7): 1-4.

[2] 王蕾,徐晓燕,苏国海,等. “懂医精药”新型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J].药学教育,2023,39(6):23-26.

基金项目:2023年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规划课题 “民办本科高校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批准号为CANFZG23384)

*通讯作者:黄帅(1984-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