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层纪检铁军,破解基层纪检队伍建设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打造基层纪检铁军,破解基层纪检队伍建设难题

赵鹏翔

玉溪市烟草公司  

为持续提升纪检干部队伍能力水平,持续增强纪检工作发展原生动力,采用专题座谈、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的方式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一、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意识有待提升。参与调查的30名纪检监察干部中,有63.33%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情况是在集中学习时学、有时学或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仅有36.67%的人能够坚持每天学习。6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政治监督的意识还不强,运用政治眼光和政治思维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在开展政治监督工作时没有方向,不知从何做起、如何去做。斗争精神有待强化。在参与问卷调查的30人中,53.34%认为纪检监察工作最大的压力是不愿得罪人或怕遭到报复;66.67%认为工作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和舆论压力;16.67%认为工作没必要过于较真;还有6.66%认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缺少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结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部分干部在履行监督主业时,还存在责任心还不够强,斗争精神有待强化,较真硬碰、敢作敢为的担当有所缺失的问题。

(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纪检监察干部除了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外,还需要有较为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当前全市烟草商业34名纪检监察干部,在专业知识方面,学习过法律、财务、审计等纪检监察工作相关专业知识的有6人,占总人数15.33%,其余人员基本属于“半路出家”。在工作经验方面,从事纪检监察工作5年以下的有20人,占比66.67%,6至10年的有9人,占比30%,16至20年有1人,占比3.33%。再结合工作实际,2020年至今全市烟草系统共受理问题线索91条,办理案件17件,分公司纪检监察部门独立办理案件数量不多。由此可见,我们干部队伍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执纪审查的工作经验还比较缺乏。在工作能力方面,63.3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基本适应目前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对工作比较吃力,亟需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案件办理程序不规范、监督执纪工作审批不严格、执纪问责标准不统一”等规范问题几乎每次都被提及,这说明我们干部队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支持力度有待增强。一是落实三转有差距。首先,未严格落实“三转”工作要求,干部兼职现象较为突出。党总支纪检委员仍在分管“人、财、物”,存在“一人多责、一岗多责”现象。二是纪检干部配备不足。存在监察员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不得不通过长期或短期借调的方式从基层单位抽调人员配合临时工作。三是支持力度有所欠缺。参考问卷调查数据,3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工作中最大的压力是发挥监督专责得不到支持,导致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落实监督责任的决心和定力受到影响。四是干部结构有待优化。在考虑队伍建设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纪检监察工作形势的复杂性,将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较弱的中老年员工安排到纪检监察部门“发挥余热”。目前,全市烟草商业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45.3岁,50岁以上有14人,占干部人数的41.18%,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活力不足。

(四)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2021年至今,全市烟草商业纪检监察干部流入30人次,流出29人次。结合调查问卷,被调查的30人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5年以下有20人,6年以上10人。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部分单位对纪检监察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人员流动性大,受工作专业性限制,导致出现干部队伍培养难度大,干部队伍不稳、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打造基层纪检铁军对策及建议

(一)从政治建设入手,打造对党绝对忠诚的基层纪检监察铁军。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创新理论,严格落实党内学习制度,通过建立“日自学+周集体学”学习机制,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不断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升敢作敢为的斗争精神。二是加强关心关爱。突出思想教育引领,通过廉政谈话、谈心谈话、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方式,激发纪检监察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合作精神,提升干部队伍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二)从能力建设入手,打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基层纪检监察铁军。一是制定学习计划。以教育整顿为契机,组织全体干部,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自身知识结构,秉持“查缺补漏”的原则,制定并严格落实个人学习计划,形成全员学习格局,提升专业素养。二是建立交流机制。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成立工作专班、案件交叉办理等形式,实现干部交流,丰富工作经验。特别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青年干部这个“重要群体”,加强对骨干人员和借调借用人员的学习指导。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持续深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全员培训,将强化政治训练和突出实战实效相结合,聚焦干部需求,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两烟一专”主营业务与日常监督、执纪问责等业务知识相统一,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并组织知识测试,检测学习成果,着力提升履职本领。同时,要充分考虑工作实际,做好培训规划,力戒形式主义,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参训人员能够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学习,真正把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将学习成果体现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从组织建设入手,为打造基层纪检铁军提供有效支撑。一是持之以恒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及干部思想动态,为下一步工作谋划提供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纪委书记工作职能,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要定期向省局党组纪检组工作汇报,积极争取省局党组纪检组的工作支持。要向市局党委作好工作汇报,帮助市局党委及时、有效掌握情况,为决策部署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意见建议。要做好下级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工作。通过廉政谈话及座谈调研的方式,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传达到位,将层层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任务传达到位,将全面支持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传达到位。二是加强干部队伍优化配置。在争取到上下级单位支持配合的基础上,要对干部队伍进行优化配置。首先,要在落实“三转”上下功夫,在转变职责定位、力量优化整合等方面寻突破,理顺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部门主抓与协抓、牵头与配合的关系,聚焦监督主业,解决纪检监察机关专职不专、监督缺位、职能越位等问题。其次,要在配齐配优干部队伍上下功夫。通过加大选拔力度、整合干部资源、优化组织机构设置的方式,对干部队伍进行补充及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力、执行力。

(四)从制度建设入手,为打造基层纪检铁军提供基础保障。

组织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统筹解决编制和人员问题,尽早稳定队伍。同时,针对队伍流动性大的问题,要通过制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培养规划,建立人才库等方式,培养骨干,储备人才。二是加大选拔力度。严格政治要求和专业需求,注重选拔一批能写作、懂主业、会法律、善审计、敢办案的优秀干部,同时注重人员年龄、性别等结构比例。三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积极挖掘引进人才的同时,打通上升通道,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以更大的力度把干部推出去,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以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对本职工作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