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志栋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 徐州 221002

摘要:目的探讨在ARDS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与常规护理干预所发挥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作为参考对象,首先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30例(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项数据。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的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后,其肺功能指标较应用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得到优化(P0.05),同时其预后效果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也为其预后恢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ARDS重症病人;肺功能

在临床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肺部损伤疾病类型,其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患者不得不在呼吸机的辅助下改善其肺功能。但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其呼吸机并发症的风险也在逐步递增,甚至提高了患者的病死风险[1]。因为患者的肺部通气比例明显降低,再加上其肺部的纤维化,甚至让患者徘徊在“生地边缘”。为此,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上,如何促进患者的肺功能正常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医学热点话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为例,首先将其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具体如下: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其年龄均为67—81岁,平均年龄为(74.84±0.16)岁;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其年龄均为66—84岁,平均年龄为(74.96±1.0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临床分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入选标准:(1)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主治医师诊断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疾病;(2)未伴有严重精神、认知障碍;(3)沟通能力良好;(4)符合伦理学审查标准的患者。

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精神、认知障碍;(2)沟通不畅的患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首先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并依据其监测结果合理调节呼吸机的设备参数。为了确保气道的湿润性,医护人员需协助患者自主排痰,并给予气道湿化,尽可能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量,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1.2.2 研究组  (1)第一阶段:给予患者肺扩张,并维持4~5 ml/kg的持续性低潮气量湿化,呼吸机辅助通气,调整其设备压力参数为15~20 cm H2O,以提升患者的呼吸质量,并由护理人员进行辅助性肌肉按摩,4次/d,同时辅以肢体功能锻炼,4 次 /d,电刺激治疗, 1 次 /d。

(2)第二阶段: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锻炼,10min/次,3 次 /d。指导患者训练过程中用鼻呼吸,并保持口部呈吹口哨形状,呼吸时间延长至10s,利用握力器进行肌力训练。

(3)第三阶段:协助患者首先脱机1h,并根据其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酌情延长脱机时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项数据。

1.3.1 预后恢复情况  囊括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两项指标。

1.3.2 肺功能指标 以FEV1、FVC两项指标衡量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完成对此次临床调查所得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工作,以(X±S)表示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数据临床检验标准:p0.05

  1.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比较  (X±Sd

组别

n

呼吸机使用时间

意识恢复时间

对照组

30

9.68±0.32

4.36±0.14

研究组

30

6.19±0.31

2.57±0.43

T

-

42.904

36.721

P

-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详见表2: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结果  (X±SL

组别

n

FEV1

FVC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1.03±0.17

1.29±0.11

1.56±0.24

2.09±0.21

研究组

30

1.05±0.15

1.54±0.06

1.61±0.29

2.38±0.12

T

-

0.483

10.928

0.367

12.581

P

-

0.630

<0.001

0.723

<0.001

    1.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之所以会发展为重症,是由于机械通气的时间相对较长,再加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导致患者的呼吸受到抑制而无法自主呼吸,只能够通过呼吸机辅助治疗。而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得更为显著的康复效果。早期分阶段锻炼的应用,则有助于快速实现这一目标,将ARDS患者的康复护理划分为不同阶段,首先给予患者按摩肌肉、肢体活动、电刺激等方法,促进其肢体功能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运动耐受力[2]。在第二阶段指导患者缩唇呼吸,通过缩唇呼吸训练,逐步提高其呼吸质量,改进其呼吸方法,最后予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将我院呼吸科收治的部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所取得的成效,结果得知: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其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天玲,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辅助治疗ARDS重症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1-04-01.

    [2]张晓燕.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COPD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