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以采用哪些中医疗法治疗

/ 1

 慢性胃炎可以采用哪些中医疗法治疗

赵顺敏

成都青羊区诺诊所有限公司金牛抚琴中街诊所 四川成都 610031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好发于饮食无度者,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食欲减退、反酸等症状,随着病情持续进展,易诱发患者发生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性贫血等并发症,需早期进行治疗。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众多的方法,且治疗效果显著,下面来说说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IMG_256

1.中药治疗

1.1舒肝和胃饮

组方为白芍30g、麦芽30g、茵陈15g、连翘10g、炒陈皮6g、姜半夏6g、甘草3g,加水煎煮,取汁200mL代茶饮,连续治疗2个月。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属为“胃脘痛”范畴,认为该疾病主要是因肝胃不和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和胃健脾、疏肝益气,舒肝和胃饮方中白芍可平抑肝阳、柔肝止痛,麦芽可健脾开胃、疏肝解郁,茵陈可清利湿热、保肝利胆,连翘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姜半夏可燥湿化疾,诸药配伍,能消除慢性胃炎病机。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还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修复。麦芽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能控制和改善慢性胃炎病情。茵陈对细菌、病毒多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功效,从而能遏制慢性胃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发展。姜半夏能降低胃液中所含有的游离酸、总酸度浓度,从而能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减少胃液分泌量,进而能对胃黏膜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1.2加味建中汤

组方为饴糖30g、白芍18g、黄芪15g、生姜9g、桂枝9g、大枣6枚、炙甘草6g,加水煎煮,取汁400mL分别于早晚餐后30min服用,连续治疗2周,方中饴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生津养血等功效,桂枝具有助阳化气、温通经脉等功效,诸药配合可共同发挥健脾养胃、温中益气之功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饴糖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黄芪具有抗病毒、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桂枝具有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

2.针灸治疗

取患者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作为主穴,脾腧穴、关元穴、气海穴、内庭穴、膈腧穴、三阴交穴等穴作为配穴,采用毫针对各穴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将艾条悬挂在针柄上对相应穴位进行悬灸,1次/天,连续治疗4周。针灸是根据患者发病病机选择相应穴位进行针刺,然后,采用点燃的艾条对相应穴位皮肤表面进行温灼,能起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效。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因中焦气机不利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补气、和胃理气,对患者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等主穴进行针刺,可起到温中、补气、止痛等功效,对脾腧穴、关元穴等配穴进行针刺可调气和胃,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行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腹胀、胃脘疼痛等不适症状。

3.揿针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其内关、关元、气海、中脘、梁丘、足三里、脾俞、气海等穴位进行施针,对各穴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规格为0.25mm×2.0mm的一次性无菌揿针对各穴进行针刺和埋针,埋针留针期间,嘱患者定时对各穴进行按压,各穴按压时间为3min左右,3次/d,埋针留针6d后,将揿针取出,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下一疗程揿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揿针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可起到激发经气、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机体各器官协调平衡之功效。

4.耳穴压豆治疗

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患者胃、肝、脾、神门、交感等耳穴上,嘱患者每日采用适宜的力度对各穴进行按压,每穴按压2-3min,3次/d,两耳交替按压,隔日更换一次王不留行籽贴,连续治疗3周。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五脏六腑均可在耳廓上找到相对应的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对耳穴进行刺激可诱发循十二经脉的感传,使十二经脉调气治病的作用增强,并且,在王不留行籽贴的基础上引导患者对耳穴相应穴位进行定向压豆,借助于捏、按、压等手法刺激,可利用经络的传感作用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根据慢性胃炎发病病机,对其胃、肝、脾等耳穴进行刺激可起到和胃降气、健脾升清等作用,对神门、交感等耳穴进行刺激可调节肝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