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固定方法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改良固定方法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探讨

岳利荣

亳州市人民医院  2368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48例应用留置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法,研究组将应用改良固定方法。对比两组的脱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脱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同时实施改良固定法,能够有效降低脱针率及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改良固定方法;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脱针率;输液

    留置针是临床用于静脉输液的常见技术,其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提升了治疗效果[1-2]。然而传统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式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固定不牢、针头错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导致血管壁破裂,增加静脉炎的发生风险[3-4]。因此临床需对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予以优化,提升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以及输液安全性。就改良固定方法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肝胆胰外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48位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研究组男7例,女17例。年龄为19-93岁,平均年龄(59.08±19.21)岁。对照组男8例,女16例。年龄为27-79岁,平均年龄(61.08±13.99)岁。

纳入标准(1)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2)血管弹性良好;(3)患者知情且愿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精神、交流、智力方面存在功能障碍;(2)依从性差。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经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指导患者仰卧/侧卧,在患者前臂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浅静脉进行穿刺,于穿刺处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之后实施静脉针穿刺。常规对穿刺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选择规格为20-24G的Y型安全型留置针(洁瑞),旋转针头保护套,松动后取下,对相应血管进行穿刺,针头与皮肤保持15-30°的角度。针管内见血后降低进针角度,再平行进针0.5~1.0cm,直至针管根部。止血带松开,将针芯抽出,与输液装置相连。

对照组在完成静脉留置针后,应用医用无菌敷贴横贴予以固定。

研究组在完成静脉留置针后,应用医用无菌敷贴做无张力竖贴,取规格为4~5cm×6cm的无纺布辅料进行裁剪,直至呈4cm×2cm的“回”字型,并将无纺布敷料贴凹槽处竖向固定于针贴针座,无纺布辅料外侧则于留置医用无菌敷贴以及皮肤处固定。

1.3观察指标

①脱针率

记录并统计固定后针头发生移位或脱落的患者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②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包括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由护理人员记录、统计患者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3.0,计数数据记录格式为n和%,数据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数据记录格式为±s,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脱针率

研究组脱针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脱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脱针

未脱针

脱针发生率

研究组

24

0

24

0.00

对照组

24

4

20

16.67

X2

4.364

P

0.037

2.2两组不良事件进行比较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静脉炎

液体外渗

导管堵塞

发生率

研究组

24

0

0

1

1(4.2)

对照组

24

2

2

2

6(25.00)

X2

4.181

P

0.041

3 讨论

3.1 改良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脱针率

在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静脉留置针技术也开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5-6]。然而实践证实,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因固定方法不当,存在非计划性拔针。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缺乏对患者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部分老年患者皮肤、血管弹性较差,敷贴粘贴容易不牢固,容易出现中间鼓起、卷边等情况,导致针头滑脱、针头移位、导管堵塞等情况[7-9]。而我科对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进行改良,改变敷贴固定方式的同时增加无纺布敷料,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的脱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固定方法对降低脱针率有积极影响。

3.2 改良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改良固定方法通过“回”字形裁剪,并竖向固定于针贴针座能显著增加牢固性,可显著减少针头移位而伤及血管壁的可能,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固定牢固可降低针座及座端导管的活动程度,降低了因导管活动而卷曲的可能,对减少导管堵塞和液体外渗有明显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改良固定方法而减少了体液外渗、静脉炎、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了再次进针的疼痛与不适,从表2也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行静脉留置针时接受改良固定方法,其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改良固定方法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将改良固定方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降低脱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极高的采纳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鸣,朱伟萍,倪春花,等.留置针U型固定高度对导管回血率及堵塞率的影响[J].交通医学,2021,35(4):426-427,430.

[2] 陈小金.改良固定法在重症脑梗死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2):129-131.

[3] 姜莹莹.自粘弹力绷带提高老年患者留置针固定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6):117-118.

[4] 潮凤,董桂平,胡睿,等.改良静脉拔针方法在老年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43-144.

[5] 陆婉铃,黄洁文,曾东.改良固定静脉留置针对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控制价值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20,19(3):75-77.

[6] 李秀琳,闫晓丽,王会肖,等. 改良固定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21,43(23):3665-3668.

[7] 杜娜,朱雪凤,朱晓华,等.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输液患儿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0):3721-3723.

[8] 林丽,李文艳,刘菲,等.改良外周静脉留置针贴膜及其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20,55(4):447-448,473.

[9] 袁小勤,肖容,赵锡丽.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用于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8):1447-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