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分析

张玲玲,吴艳通讯作者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44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组各2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施行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急诊救治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1.82%)低于研究组(100.00%),P<0.05。研究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采血时间、输血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可提高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与医疗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互联网;护理路径;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危急,致残与致死的风险大,也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模式,更利于提高急诊救治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建议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各项重要急救护理操作的时间节点进行标准化制定,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取及时有效且精准的急救护理,切实缩短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等,降低急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的干预,将互联网技术与急诊救治护理服务相结合,更利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士全面了解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急救护理计划,确保抢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避免护士疏忽或不当操作,提高患者满意度[1]。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急诊科的44例严重创伤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配合度差与临床资料不全、精神意识模糊者。随机分组各22例,对照组年龄平均47.3±2.2岁;女性11例,男性11例。研究组年龄平均46.5±3.6岁;女性10例,男性12例。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急诊护理,急诊科护士提供挂号与分诊、全面评估、联系相关科室、办理住院手续等护理服务。研究组施行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如下:①收集与传输院前急救信息:护士通过互联网技术,向急诊科实时传输患者在院前急救阶段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病情信息、生命体征等数据,为后续救治提供价值参照。②初步评估与处理:急诊科医护人员根据传输的院前急救信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生命体征监测等初步的评估诊断。医护人员在互联网平台上快速掌握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合理调节临床干预方案。③实施护理措施: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多模式镇痛与情绪管理等急诊护理服务,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等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宣教疾病和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其掌握保健知识与自我管理技能等。也可以通过线上随访和在线交流等方式,提供持续关注康复情况等服务。

1.3观察指标

参照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等指标,了解急诊救治效率。向患者发放自拟满意度调查,采取百分计,分数越高表示对抢救环境与专业水平、操作设备、疼痛管理等医疗服务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秩和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急诊救治效率

研究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采血时间、输血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所示。

表1 急诊救治效率比较(±s,min)

指标

对照组

研究组

t

P

静脉通道建立时间

9.45±1.26

4.23±1.45

8.678

0.005

采血时间

7.24±1.32

2.15±0.45

8.669

0.005

输血时间

27.34±3.26

17.64±2.31

12.146

0.000

影像学检查时间

36.17±6.13

22.48±5.45

16.327

0.000

急诊停留时间

59.26±7.45

45.65±6.37

17.658

0.000

2.2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1.82%)低于研究组(10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22

14(63.64)

8(36.36)

0

100.00

对照组

22

12(54.55)

6(27.27)

4(18.18)

81.82

χ2

4.400

P

0.036

3讨论

生活节奏加快,车祸、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的重症创伤发生率逐年提高。由于严重创伤的发病相对突然,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易引起永久性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标准化控制了静脉通道建立、采血、输血等急诊抢救护理的时间节点,有助于缩短各急救护理环节的处理时效。实施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传输效率加快,便于其快速制定护理方案

[2]。医护人员可在院前、院内的手术室或检查室等不同的地点,根据互联网共享的患者病情信息,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强化患者的就医体验,高效利用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医疗风险,有助于提高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和工作失误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检查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持续发现护理问题并优化护理薄弱环节,不断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急诊救治护理服务[3]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护理路径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与医疗服务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倩.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4):506-508.

[2]高琪琪.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急救路径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5):701-703.

[3]靳敏,金秀.创伤急救骨科损伤控制对创伤急救骨科护理干预效果及抢救效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