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王勇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湖北石首    4344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研究,设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均配合临床采集血样完成血清胱抑素C(Cys-c)、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检验。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Cys-c、FIB、D-D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PT短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Cys-c、FIB、D-D高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PT短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可在急性脑梗死临床诊疗中发挥显著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

现今医学技术高速发展,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患者依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多数患者遗留偏瘫与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自身健康水平[1]。再者,急性脑梗死患者以50岁及以上群体为主,这一类人器官功能逐步减弱,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多种病理表现[2]。单纯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固然可识别梗死病灶,但无法明确患者的整体病情,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3]。在头颅影像学诊断的同时,积极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等指标,可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临床提供更科学、更全面、更规范的临床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研究,设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脑梗死组:男性有51例,女性有35例;年龄最小50岁,年龄最大76岁,年龄均数(63.35±3.14)岁;体重指数最小19.24kg/m2,体重指数最大26.72kg/m2,体重指数均数(22.98±0.77)kg/m2。健康体检组:男性有49例,女性有37例;年龄最小50岁,年龄最大77岁,年龄均数(63.72±3.18)岁;体重指数最小19.06kg/m2,体重指数最大26.40kg/m2,体重指数均数(22.73±0.74)kg/m2

1.2方法

脑梗死组与健康体检组均配合临床采集血样完成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提前向参与者告知检验注意事项,强调检验前注意事项,嘱咐提前禁食禁饮,做好检验准备工作。采集血样前,核对患者个人信息,确定信息准确、符合检验要求后,准备无菌采血管、酒精棉球等物品。定位上肢肘静脉,通过酒精棉球清洁肘部皮肤,穿刺皮下,抽取5ml静脉血样,一共采集两份血样。血样1置入静脉采血管中,血样2置入含有枸橼酸钠的真空采血管中,将采血管置入离心机处理,速度是3000r/min,时间是10min,分离上层血清,通过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完成检验,获取血清胱抑素C(Cys-c,正常数值是0.6-1.3mg/L)检出值。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完成凝血功能检验,运用全自动生化名义分析仪与配套试剂盒完成纤维蛋白原(FIB,正常数值是2-4g/L)、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数值是11-15 s)、D-二聚体(D-D,正常数值是0-1μg/mL)的检验工作。参与检验的工作人员均需遵照医嘱完成相关专业培训,充分熟悉仪器操作后,按照说明书与检验项目操作,保证检出数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分析。

1.4观察指标

比较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同时比较进展性、完全性脑梗死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

2·结果

2.1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

见表一。

表1 比较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

组别

Cys-c(mg/L)

FIB(g/L)

PT(s)

D-D(μg/mL)

脑梗死组(n=86例)

1.62±0.35

5.27±0.45

9.17±1.98

1.93±0.26

健康体检组(n=86例)

0.84±0.26

3.15±0.36

13.98±2.14

0.66±0.10

t值

9.865

8.431

5.963

5.432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进展性、完全性脑梗死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

见表二。

表2 比较进展性、完全性脑梗死的四项指标检出数值(

组别

Cys-c(mg/L)

FIB(g/L)

PT(s)

D-D(μg/mL)

进展性脑梗死(n=30例)

1.67±0.23

4.38±0.67

12.10±2.65

2.18±0.36

完全性脑梗死(n=56例)

1.50±0.18

2.99±0.55

20.37±3.14

1.82±0.29

t值

3.245

5.423

5.405

4.37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凝血、纤溶属于血栓病理常见病理过程,凝血异常、纤溶异常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表现[4]。FIB属于凝血因子,也是血液主要组成成分,分子量大,浓度高,存在聚合作用,直接参与凝血过程[5]。FIB变化直接反映人体凝血异常。伴随着脑梗死病情加重、梗死面积增加,FIB水平持续升高。D-D属于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可反映人体凝血活性、纤溶活性,可用于评价人体急性脑梗死病情与预后[6]。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脑组织受损,并释放大量组织凝血因子,升高颅内压,这些因素会通过激素源性机理、神经源性机理诱发凝血现象,导致人体高凝低溶。该阶段人体会有代偿性纤维溶解活动现象,所以凝血-纤溶发生失衡,D-D明显升高。伴随着病情逐步发展,患者的D-D水平升高幅度越大。伴随着凝血-纤溶失衡现象的改善,脑梗死病情逐步平衡,D-D水平持续下降,所以D-D是急性脑梗死常用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 罗巧燕,李伟清,黄玉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意义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0):91-93.

[2] 付雪芹,周红梅,孙占宇. 血清胱抑素C联合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1,32(8):13-16.

[3] 张利明,刘大鹏,郭磊,等.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429-1431.

[4] 葛彦文.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1):174-175.

[5] 李贵新,王琳. 血清胱抑素C与凝血功能联合检验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的诊断价值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33(9):6-9.

[3] ZHENG, MEI, WANG, XIAOYAN, YANG, JIAN, et al. Changes of complement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r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20,19(1 Pt.B):70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