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效益中建筑造价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工程经济效益中建筑造价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

王清枫  

深圳湾宝龙生物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摘要:为满足工程经济效益要求,建筑造价管理应当充分建立全局视角,精益求精协调统筹,做到精准科学定价,才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针对于在工程经济效益中的建筑造价管理应用加以分析,探讨在新时期发展中对于建筑造价管理提出的要求,并从完整的管理体系、设计造价管理以及施工造价控制等角度探究在工程经济效益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造价;工程经济效益;全周期管理

引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促使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进而引发了当前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局面。为获得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就需要在工程经济效益方面加强管理,而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因此,探究在工程经济效益中建筑造价管理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工程经济效益中建筑造价管理要求

(一)健全章程明确职责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由于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造价影响因素逐渐增加,对于造价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造价管理工作中树立完善的管理章程,依托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对造价工作的每一环节实有效的约束管理。基于完整的造价管理制度,能够自然衍生出造价管理工作流程,并形成具体的造价管理工作指引,顺利完成建筑造价控制工作。且在明确的造价管理章程中,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规划每一造价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好清晰的工作分配,要求全体造价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均能够坚守岗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造价管理工作,避免造价管理人员敷衍了事相互推诿,从而更好的对工程造价加以控制。

(二)创新造价管理观念

进入到新时期发展阶段,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应跟随建筑市场的发展与时俱进,创新管理观念,转变以往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建筑造价管理中秉持着全周期的造价管理观念[1]。这一观念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立项决策阶段中,就树立全过程、全系统、全领域以及全员造价管理的观念。确保在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主体之间均能够积极协调配合,对业务建设流程加以优化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全寿命期间内实现造价成本的最小化。

二、工程经济效益中应用建筑造价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造价管理体系

进入到新时期发展中,大数据时代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健全造价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创建建筑工程业务与成本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采集招标采购、供方管理、目标成本、变更签证、竣工结算等数据,创建动态化的大数据成本造价管理体系,在其中对有价值的数据加以提取,并支撑管理决策从而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创建全过程的建筑造价管理。要求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秉持先进的思想观念,能够树立大数据意识,并以良好的专业能力完成对工程数据的收集与整合,从而为工程的造价投资提供充足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相关主体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动态化的造价管理,通过动态收集整合数据,确保工程成本在每一环节中均能够处于有效控制范围内。并在建筑造价的大数据管理体系中引入外部成本数据,通过创建参考标准,以更加健全且精简的建筑造价管理流程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依据。明确建筑造价管理的内外部门协同分工,确保在标准要求下完成基于制度的约束工作。在建筑造价管理中一旦发现任何违规行为,均需要及时的给予惩罚。尤其是为了能够工程中开展规范化的建筑造价管理,应重点把控合同管理工作,明确划分每一主体的既定责任,并针对于合同中存在争议的内容加以明确,保障合同中任何涉及到成本造价的内容都能够全面、清晰的展现[2]

(二)强化管理设计造价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消耗在建筑工程总体成本中的占比相对较小,因此业主方在对设计单位加以选择时,应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而并非收费价格加以决定。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时就需要业主方提前提出要求,要求设计单位以最低的工程造价原则加以设计,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设计最高性价比的建筑项目,从而在设计阶段中对造价加以严格的控制。强化管理设计造价,需要做好成本分析以及成本优化选型工作,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当与施工单位一同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结合多方位的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人员分配、施工环节设置、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根据工程实际情因地制宜建设更加适宜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确保每一环节的设计成本均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全面强化设计有效性。

例如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的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走访建筑市场,对当前阶段在建筑工程中常见应用到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等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材料价格以及性能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对比之后,选择更加适宜建筑工程的高性价材料。在全面强调节能环保的背景下,除了通过材料价格的设计控制造价之外,也需要关注材料的节能效果。如在建筑工程中对门窗的材料加以设计时,设计单位就可以按照门窗的不同安装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建筑市场中普通门窗与节能门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价格差异,而为了对造价加以控制,应对建筑工程的不同位置所需节能效果加以计算。如在面临马路以及西面西晒的位置可以安装中空节能窗或是LOW-E节能窗等,剩余则安装普通门窗。进而在设计阶段基于合理的造价设计,将会对项目整体投资的70%以上产生影响。

(三)严格控制施工造价

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要求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对工程中的每一环节成本支出加以控制,按照设计方案中的具体要求,避免出现成本超支的问题。在设计阶段中,设计单位就会对建筑工程展开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通过调查建筑单位的技术优势、校对施工合同等,为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等内容,对每一施工环节的合理安排,包括施工中所涉及到的资源进行统筹协调规划,并与建筑造价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探讨,进一步确认有关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设备与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等[3]

例如在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就可以体现在采购环节中。以往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往往会选择一次性全部采购并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施工材料堆积在施工现场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材料的出入库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施工材料体量较大,可能会造成在施工现场占地面积较大,影响正常施工。且长时间堆积施工建材,可能会导致部门建材过期影响质量,后期施工时需要重新采购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按照分批次的原则,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之后,要求其根据合同中的日期进行分批次的材料运送。这样既能够保障材料及时供应顺利施工,也能够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同时加强建材的质检与出入库管理,避免随意取用或是质量不佳影响施工造成工程进度拖延增加附加成本。基于这样的角度对建筑造价加以控制,将会促使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建筑造价管理作为直接影响到工程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应创新管理观念,秉持着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创建完整的管理章程,确保每一管理人员均能够各司其职完成造价管理工作。以创新的大数据造价管理体系为主导,在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中均通过多元视角完善造价管理,从而促使工程项目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国强. 建筑造价管理在工程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策略[J]. 中国集体经济,2022,(35):52-54.

[2]肖勇奇. 建筑造价管理与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方式研究[J]. 江西建材,2022,(11):396-398.

[3]陈宇瑞.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 居舍,2021,(2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