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重构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认知重构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哲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重构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4例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案分组,共两组,每组32例,其中一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另一组护理方案为常规联合认知重归护理,分别表示为常规组与认知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认知组积极心境评分、控制态度评分、遵医行为优良率、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消极心境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认知重构护理措施的有效运用对患者心态改善存在积极影响,利于患者遵医行为、生命质量等水平提高。

【关键词】认知重构护理;冠心病;心境

冠心病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系冠状动脉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变硬、变窄、变脆等,诱发心肌缺血或缺氧,引起一系列心脏病症状[1]。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其控制效果受心境心态、饮食习惯、服药行为等影响较大[2]。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注重冠心病护理干预,以消除冠心病发展与控制危险因素,切实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认知重构护理应用效果,为冠心病护理服务提供指导。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6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前收治患者中采集。纳入标准:(1)冠心病确诊;(2)未见认知、沟通障碍;(3)临床资料保存完好。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感染;(2)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病、传染病等;(3)存在精神病史;(4)肝、肾、脾、胃等功能不全。依据护理模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常规组:32例,男18例,女14例;病程1~9(4.25±1.78)年;年龄≤60岁15例,年龄>60岁17例;心绞痛型12例,心律失常型8例,心肌梗死型6例,心力衰竭型6例。(2)认知组:32例,男与女各16例;病程1~10(4.68±1.95)年;14例≤60岁,18例>60岁;心绞痛型、心律失常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各11例、10例、6例、5例。上述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如按照主治医生叮嘱常规指导患者用药、饮食等;根据科室护理要求,常规介绍院内环境、治疗方案、疾病知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做好病情观察与记录。

认知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认知重构护理服务,具体操作:(1)成立认知重构护理小组,利用案例分析法、线上线下联合培训法、专家讲座法等提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与能力。(2)综合分析患者性格、年龄、学识、心境、病情等情况,合理选择认知重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如在积极沟通与主动关怀中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掌握患者情绪反应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引导法、辩论法、冥想法、叙事倾听法等,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且理性的信念。又如,按照“问题评估→目标确定→认知重塑→技能培训→行为实验→进展评估→疗效巩固”流程进行干预,改变患者错误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利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控制态度量表(CAS-R)于护理前后评价。POMS包含5个消极心境(29个条目,0~116分)与2个积极心境(11个条目,0~44分),分值越高相应心境程度越深。CAS-R共8个条目,总分8~40分,分值越高说明控制态度越佳。

(2)遵医行为:从用药、膳食、锻炼、作息等多方面评估,百分制,根据分值设置“优=80~100分”“良=50~79分”“差=0~49分”三个标准,统计优良率。

(3)生命质量:利用冠心病生命质量量表(QLICD-CHD)评估,共计42个条目,总分范围0~168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X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由表1可知,护理后POMS中消极心境评分两组均降低,但认知组更低(P<0.05),积极心境与CAS-R评分均升高,且认知组更高(P<0.05)。

1 两组POMS与CAS-R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消极心境

积极心境

控制心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32

75.58±5.69

52.65±6.36*

18.12±3.36

27.65±4.42*

14.32±3.35

26.34±3.05*

认知组

32

75.97±6.22

47.74±5.34*

18.74±3.57

31.24±3.67*

14.48±3.44

30.47±6.02*

t

0.262

3.345

0.726

3.535

0.188

3.462

P

0.794

0.001

0.471

0.001

0.851

0.001

注:与同组护理前对比,

*P<0.05。

2.2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常规组中10例(31.25%)为优,12例(37.50%)为良,8例(25.00%)为差;认知组中14例为优(43.75%),16例(50.00%)为良,2例(6.25%)为差;两组优良率(75.00% VS 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267,P=0.039<0.05)。

2.3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常规组与认知组QLICD-CHD评分(72.25±8.58)分与(72.44±8.61)分(t=0.088,P=0.930>0.05),护理后分别提高至(94.47±5.33)分与(98.87±6.02)分,认知组更高(t=3.096,P=0.003<0.05)。

3讨论

    影响冠心病病情控制效果的因素众多,但多数同认知、情绪、行为相关。黄志环[3]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认知重构护理在患者健康行为改善、消极心境调节、情绪管控能力提高等方面的优势更显著。本研究结果符合既往研究结论,即从心态改善情况来看,认知组POMS评分、CAS-R评分改善幅度更大,测定值更理想;从行为改善情况来看,认知组遵医行为优良率达到93.75%;而心态、行为等改善最终利于患者生命质量提升,本研究QLICD-CHD评分两组之间的差距则是有力的证明。这与认知重构护理能够给予患者专业化、个体化心理照顾相关;与认知重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对冠心病及其治疗的知信行水平,消除其对病情控制效果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妙玲,黄春凤,林清 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重构干预的效果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 43 (14): 1397-1401.

[2]赵华.认知重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及依从性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31 (04): 669-670.

[3]黄志环,于波,秦红梅.认知重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态度及心境状态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 (08): 103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