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进行心肺功能康复中6min步行试验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尘肺病进行心肺功能康复中6min步行试验应用进展

张绪荣

济南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

摘要:尘肺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肺组织出现纤维化,在我国属于严重职业病之一,对工人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危及生命安全。该病主要采取肺灌洗疗法,实施科学、有效护理,能加快康复进程。6min运动试验(6MWT)属于功能性检验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客观、简易和有效等特征,本文主要就其在尘肺病中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尘肺病;心肺功能;康复;6min步行试验

对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6MWT应用广泛,能借助其对患者体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估[1]。尘肺病康复治疗中,精准评价心肺功能有积极意义,采用6MWT,其能确定运动过程中患者最大体能负荷量,可分析心肺功能,为还能制定差异化运动方案,增加运动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全面分析6MWT在尘肺病中应用现状及进展,为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1.分析6MWT实施内容

BALKE于1963年,提出根据患者步行距离,评估运动能力方法,通过该方式,能精准评判呼吸功能,防止以询问患者主观感受为依据,产生的局限性。采取该方式时,不需要应用辅助工具,为其提供100m长场地,提醒患者快速行走,获取到相应数据,包括行走6min最终获取的直线距离;进行运动时反应呼吸困难相关参数;血氧饱和度等[2]。进行试验时,一旦出现以下现象,应马上将试验终止,包括脸色发白;显著冷汗;腿部骨折;胸区疼痛且呈现出进展性发展、平衡能力失调等。就6MWT而言,其和12min步行试验相似度较高,前者多用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后者服务对象主要为健康群体。6MWT能重复应用,操作安全且简单,使用广泛。

2.分析尘肺病采用6MWT必要性

随着尘肺病进展,肺部组织纤维出现改变,呼吸困难明显变重,另外该病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肺部感染和肺结核等。出现并发症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加重。我国围绕尘肺病,展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因素,该病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概率约为51.8%,出现心血管疾病概率约为19.9%,另外,患者常伴有焦虑感。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其他运动试验相比,6MWT具有更高灵敏性[3]。若未确定患者心肺功能情况,即开展体力活动,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自发性气胸和心律失常等发生风险,程度严重者,会猝死,基于此,评估尘肺病患者心肺功能时,6MWT具有必要性和积极性。

  1. 分析尘肺病应用6MWT措施

3.1评估整体运动功能

相关研究提出,通过6MWT,能了解运动水平,判断最高负荷量,实施6MWT时,女性行走直线距离不低于500m,男性不低于580m,正常受试者适用,一旦检验结果在上述数据之下,则判断试验无效。将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肺病等排除,若患者的行走距离依然较短,且原因不明,医护人员应马上确定原因。另外6MWT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体质量、性别、年龄和身高等,维持一致测试条件,反复进行测量,尽量保证检验结果精准。

3.2制定差异性运动处方

借助6MWT为尘肺病患者展开评估,了解其心肺功能,将个性化、差异化处方制定出来,保证运动处方安全且实用[4]。引入处方形式,明确运动种类,涵盖多种要素,例如频率、时间、形式和强度等,通过实施运动处方,能调节情绪紊乱,改善劳力性呼吸困难,提高心肺耐力。

3.3评估运动安全性

6MWT既存在多种优势,又有一定风险,受风险把控失当影响,众多医疗机构尚未普及。按照标准展开各项操作,明确操作禁忌证及适应症,于操作全过程中应全面掌握患者心肺功能及躯体状态,最大限度上规避风险。相关研究提出,COPD患者进行6MWT后,仅有6%患者血氧饱和度呈降低趋势,由此可见,利用6MWT评估呼吸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5]。年老者、康复人群和体弱患者,均能采取6MWT,和大部分运动试验相比,6MWT具有更高安全系数。因6MWT有效且安全,美国胸科协会提出其能用来判断肺部情况,可以此为依据,制定治疗方案。众多文献、数据显示就6MWT而言,其操作风险较低,试验人员能控制。

3.4评价运动康复效果

既往临床诊断尘肺病时,多依据肺功能评估、放射学检验和医生经验,但上述方式不能对运动康复情况展开全面评估,相关学者提出,可以将6MWT视作辅助方法,检验结果可以直观、全面显示出呼吸困难情况[6]

3.5分析心肺功能

通过6MWT检验,能将尘肺病患者血氧饱和状态显示出来,诊断结果和心肺运动试验基本一致,ALFONSO等学者提出,和后者相比,6MWT检测血氧饱和度具有更高灵敏度。

4.展望

当下,我国对尘肺病进行6MWT评估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分析原因可能有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康复科、呼吸科等缺乏标准、统一协作模式,社区医务体系不健全等。虽然在尘肺病康复治疗中引入6MWT,要花费大量物力、人力,但因6MWT存在多种优势,例如操作简便、客观和无创等,可以量化心肺功能,建议将其应用于呼吸康复治疗、运动能力评估和心肺功能评估等多个领域,以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辉.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5):47-50.

[2]李志腾,龚享文,刘春云. 噻托溴铵联合补肺活血胶囊对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168-170.

[3]文礼红. 6 min步行试验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心肺功能康复治疗应用进展[J]. 中国职业医学,2021,48(3):347-350.

[4]徐文慧,孙志广,薛媛. 八段锦训练对尘肺患者肺灌洗术后的疗效及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9):1849-1853.

[5]蔡瑜,郑红云,周园园,杨朝,王英,尹晶. 八段锦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5):172-175.

[6]吴桔青,陈雅萍,沈琰蕾. 以心肺运动检测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心肺康复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