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王小琳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130000

摘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建构起育人机制,切实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功能,挖掘德育元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在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一)对思政教育认识严重不足

当前教育模式革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的重点已经出现改变,但是因为国内教育仍处在应试模式中,全方位的革新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较为保守,过度在意学生的笔试成绩。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的教育相对匮乏,很难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考试成绩更理想,在进行授课时只注重讲解英语理论知识,使得学生不能够在和人进行交流时出口成章地说英语,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得不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主要就是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和信念,能够指引学生正确地做人和做事。因此更应该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教学阶段当中去。

(二)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完善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全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采取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主要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但在政治教育渗透、文化教育融合、心理环境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加强教育资源投入。从而,使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产生教学结构失衡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其中,该教育问题的产生,与高校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尚未完善有着深层联系。完善的教育服务保障机制,能根据教育工作需求为教师提供教育资源支持。教育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问题,则促使高校难以根据教师教学工作特点、英语课程教学需求及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加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供给。进而,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陷入恶性的教育循环。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策略

(一)发掘德育素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价值观等问题。例如,通过阅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探讨权力、正义与人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平台,供教师和学生分享德育素材、案例、教学资源等。这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不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进行授课或演讲。这不仅能够拓宽教学资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鼓励学生以作文、演讲、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德育话题的思考和看法。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平台上,激发更多学生参与。

(二)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已不再仅仅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载体,更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思考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例如,通过案例讨论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全球背景下的责任与担当。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理解能力。

同时,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思考所学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的影响。通过书面作业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优势和发展需求,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政教育路径。

(三)改善教育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教学中,仅依靠传统的语言能力评价已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将思政教育的要求融入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写作评价中,可以增加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考察。评价体系应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充分考虑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其道德品质,学生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的成长。

同时,设计多个评价指标,包括语言表达、思想道德、学科知识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指标可以有不同的权重,体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作为一项评价指标。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课堂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引入互评和自评机制,让学生参与彼此的评价。通过互评,学生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同伴;通过自评,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思政方面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度挖掘课本内容,适当整合和删减内容,合情合理的在原教学内容中衔接思政内容,帮助学生在创新的形式和优化的课堂上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以全新的学习方式体悟思政内涵。

参考文献

[1]姜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2021(30):19-20.

[2]李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J].海外英语,2021(12):148-149.

[3]柴金莲.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分析[J].英语广场,2021(7):64-67.

王小琳 1985.10,女,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