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预后和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预后和满意度的影响

廖圆    易娟

宜春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预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衰患者5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研究组(n=25)。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预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再次入院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提高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心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预后;满意度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主要是由于机体心功能不全而造成心排血量下降,难以满足机体能量代谢和血氧供给[1]。重症心衰具有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等疾病特征,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救治,可增加致残、病死等风险,导致预后不良,同时影响患者家属满意度,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故而,在系统化救治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体系中涵盖了7项参数,即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血氧饱和度、尿量,通过评估每个项目分值进行分级,以判断出病情程度,有利于临床开展有效治疗方案[2]。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以老年重症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预后、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衰患者5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研究组(n=25)。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4:11;年龄60-75岁,平均(69.22±8.04)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5:10;年龄60-76岁,平均(69.71±8.54)岁。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得出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包括心理安抚,及时提供生活帮助,加强健康教育和体征监护等。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包括(1)建立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专科护士组成,均接受早期预警评分标准、评分方式、级别范围、护理要点等系统化培训。根据项目分值划分为3个级别,即一般情况(分值≤4分)、黄色预警(分值5-6分)、红色预警(分值>6分)。根据患者实际分值与对应级别,制定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2)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A、一般情况。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并记录该级别患者的体征变化,并做好病房环境护理,提供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流通,调节合适温湿度。遵医嘱进行药物指导,嘱其选择易消化类食物,多摄入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确保合理饮食。 B、黄色预警。加强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等,观察动态心电图变化。在患者意识清醒期间,可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心理负担,减轻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治疗信心。遵医嘱给药,评估其自护能力,并结合评估状况采取生活指导。此外,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是否存在血栓、肺部感染等先兆,并及时给予积极预防。每间隔2h进行1次早期预警评分,如分值超过6分,需升级为红色预警。C、红色预警。准备好相关抢救设备、药物等,定期给予心功能监测、血气分析、血糖测定,每间隔15min进行体征监护并记录。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专科护士帮助其进行肢体按摩,预防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每间隔1h进行1次早期预警评分,如分值不断升高则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协助配合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及对比两组的预后,经半年随访,统计患者的再次入院率、致残率、病死率;②护理满意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预后对比

研究组的再次入院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预后对比[n(%)]

组别

n

再次入院率

致残率

病死率

研究组

25

1(4.00)

0(0.00)

0(0.00)

对照组

25

6(24.00)

4(16.00)

1(4.00)

x2

-

4.153

4.348

1.020

P

-

0.041

0.037

0.312

2.2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25

20(80.00)

5(20.00)

0(0.00)

25(100.00)

对照组

25

12(48.00)

7(28.00)

6(24.00)

19(76.00)

x2

-

6.818

P

-

0.010

    1. 讨论

    重症心衰是各类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可引发一系列综合性症状,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可直接危及其生命。虽然,近年来临床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治疗中取得有效成果,但由于心衰属于进展性疾病,加之老年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为了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需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是指依照早期预警评分内容和标准,计算出分值,并划定对应的级别,根据不同级别提供规范化、针对性护理服务[4]。在本次研究中,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运用于老年重症心衰患者中,通过计算早期预警评分中7项参数的分值,并划分为一般情况、黄色预警、红色预警3个级别,可有效掌握患者疾病程度,避免病情判断失误,弥补了传统护理中存在随机性、盲目性的弊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促使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再次入院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预后,这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指导,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评估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满足其护理需求,避免引起相关不良事件,故再入院率、致残率较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取得更多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提高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婷婷,王静.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 55(6):759-761.

    [2]刘瑞,王银. 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死亡率、致残率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14-117.

    [3]程利华,王芳.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脏骤停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J]. 内科,2021,16(5):697-700.

    [4]杨梅.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4):4356-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