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3

针刺治疗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阙榕彩[1],许金森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 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变异性哮喘使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治疗的变异性哮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副作用表现,观察组副作用为10.00%,对照组副作用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98,p=0.019),结论:变异性哮喘使用针刺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变异性哮喘;咳嗽;针

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隐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以慢性咳嗽(>8周)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不伴喘息、胸闷、气紧等典型哮喘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变异性哮喘发生后,其根治性难,需要长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该类病症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需要积极治疗。目前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时,以西医治疗为主,并且多数采取支气管扩张剂类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患者采取这类药物治疗后,其副作用大。为了解决西药治疗存在问题,需要研究其他的治疗模式。本次研究中,主要结合中医治疗,中医不仅副作用小,而且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两种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西药使用剂量,从而改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中医应用在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方法也有多种,本次研究时使用针刺治疗,这种方法是通过刺激患者穴位达到调理疾病目的,从而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中医针刺治疗效果优良,但是在临床上推广度低,需要研究其应用效果,帮助推广[2]。基于此,探讨针刺治疗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以期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治疗的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30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中位数43.54±5.28岁;30例对照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中位数43.38±5.74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咳嗽反复发作1个月,夜间或清晨咳嗽加重。

(2)没有发炎的明显的证据,抗生素治疗无效。

(3)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4)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治疗主要吸入β2激动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控释茶碱类药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内科医学》中关于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2)患者同意研究;(3)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2)排除对本次药物有过敏史患者;(3)排除不愿意参与患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该种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对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治疗,布地奈德为雾化治疗,每次使用100ug,每天使用2次;其次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每天使用2次,每次1喷;再次使用氨茶碱治疗,每次使用0.1克,每天使用3次。最后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每次10mg,每天在晚上使用1次。以上药物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

1.4.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首先采取西药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并且在该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患者使用的针刺主要有以下内容。患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选择以下穴位,分别是脾俞、肺俞、足三里、章门、夹脊穴、大椎穴。使用以上主穴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思想,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穴位治疗。辩证属于痰热臃肺者,可以在以上穴位治疗时结合尺泽穴和鱼际穴治疗;辩证属于肺脾气虚型时,可以加太渊穴和中脘穴治疗;辩证属于脾肾阳虚型时,可以加肾俞穴、至阳穴和太溪穴治疗。治疗过程中,脾俞和肺俞使用补法施针,足三里、章门、夹脊穴、大椎穴使用平补平泻施针,不同临床症状治疗穴位使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施针。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

1.5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采取三级评价,分别是痊愈、好转和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数*100%。(2)副作用主要是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和皮肤系统出现的不良分析。(3)治疗满意度以我院的治疗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总分100,分值高患者对治疗满意。

1.6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IMG_256±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中在表1呈现:

1两组治疗效果对照

组别

数例

治疗有效率

副作用

数例

占比

数例

占比

观察组

30(例)

29(例)

96.66%

3(例)

10.00%

对照组

30(例)

24(例)

80.00%

10(例)

33.33%

X2

--

--

13.287

--

8.309

p

--

--

0.012

--

0.027

2.2两组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中在表2呈现:

2两组治疗满意度评分对照

组别

数例

治疗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

30(例)

85.14±9.22(分)

对照组

30(例)

73.16±8.42(分)

t

--

4.874

p

--

0.022

3 讨论

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为常见疾病,这种病症病程时间长,根治性难,长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对该类疾病治疗时,虽然西药治疗有明显疗效,但是采取西药治疗后副作用大,影响患者用药治疗安全。为了解决西药治疗存在问题,可以结合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变异性哮喘患者时,首先需要对中医治疗理论了解。中医将变异性哮喘归类为咳嗽、哮症等范围,这种病症引起原因和患者肺、脾、肾等器官有密切关联,其机理主要是肺不能够布散津液产生痰,脾不能够运化精微而肺虚,同时肾不能蒸发水液,导致津液停聚,从而引起咳嗽症状。由于该类病症和脾、肾、肺有密切关联,因此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需要扶正气,解决脾肾虚弱,同时祛风、宣肺治疗,帮助患者止咳化痰,从而来改善其临床症状[3-4]

本次研究中,针对变异性哮喘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手段时,选择中医的针刺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治疗费用低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同时,应用针刺治疗,可以通过针刺激穴位,调理身体功能,实现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使其治疗效果提高。针刺使用在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其关键是对穴位的选择。本次选择的穴位中,根据中医治疗理论,对患者选择主要穴位治疗;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思想,对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穴位辅助治疗,从而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在选择穴位中,主要使用了以下的穴位,分别是脾俞、肺俞、足三里、章门、夹脊穴、大椎穴。穴位选择中的脾俞、肺俞、足三里穴位开展针刺治疗,可以实现中医理论中的对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脾、肺、肾等器官调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在穴位的选择中,还采取章门、夹脊穴、大椎穴为主穴针刺;章门穴位可以对五脏气郁症调理,达到疏肝健脾、清利湿热、理气散结的功效,实现中医治疗变异性哮喘扶正目的;夹脊穴属经外奇穴,具有调和五脏、通降腑气的功效。大椎穴属督脉,具有清热解表,同时也有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实现对患者扶正驱邪治疗。以上穴位的综合应用,以此来治疗变异性哮喘疾病[5-12]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中分析,观察组为85.14±9.22(分),对照组73.16±8.42(分),(t=4.874,p=0.022),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中分析获得,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中医针刺治疗效果优良,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毅,赵稼萤.咳嗽变异性哮喘经方治疗研究进展[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5(02):86-90+94.

[2]吕松涛,赵华丽,刘明伟.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02):37-40.

[3]魏巍,欧奇伟,林捷.俞募配穴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07):644-649.

[4]刘鲁炯,江淳涓.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06):548-551.

[5]刘慧琳,毛强健,迟振海.中医疗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02):124-128.

[6]陈飞.蒙医针刺结合加减荆防柴朴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对改善呼吸功能与IL-4和TNF-α水平的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2):12-13.

[7]毕其格图,董慧成,巴雅尔.蒙医针刺结合内服蒙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03):16-17.

[8]李菲,付玉娟,杨杰.秦伯末《黄帝内经》主要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21,

19(19):81-83

[9]杨杰,刘佳,刘保延,等.基于慢病/传染病患者参与的临床评价随访平台模式的构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4):151-153+267-268

[10]李菲,付玉娟,杨杰.清代医家徐灵胎医学著作考述[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2):

131-134

[11]杨杰,付玉娟,李菲,等.清代医家徐灵胎中医传承方法学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3):245-248

[12]张磊,杨杰,张小平,文天才.“互联网+中医通治方”隔离人群远程社区随访模式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9(22):171-175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9101336);福建省经络感传重点实验室资助

作者简介:阙榕彩(1984-),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经络感传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研究,E-mail:308137956@qq.com

通讯作者:许金森(1963-),男,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络感传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研究,E-mail:xujinsenjls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