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引趣  歌声飞扬---- 例谈师生"互动"式教学在常规课堂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互动”引趣  歌声飞扬---- 例谈师生"互动"式教学在常规课堂中的运用

乐欢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本篇以课堂实例论述,如何通过接龙演唱、身手势语言这些简单高效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让常规音乐课堂像公开课一样有趣、高效。

关键词:师生互动  兴趣  高效  常规课堂 

音乐公开课中精彩的现场教学环节经常让现场掌声雷动,学生也最喜欢上公开课,因为它有趣、好玩、新鲜。公开课中,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兴趣浓厚,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乐此不疲,“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可以让学生在多年后依然能清晰回忆起在课堂中的某一幕,教师课堂中的某句话甚至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切皆因他们趣味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更能倾听,更会吸收,可见“有趣”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本人深扎课堂,思考并反复实践,感悟出“师生互动”引趣教学法运用于常规音乐课堂简单而有效,能灵活简便的运用于大部分歌曲的教学中,现例举人音版教材中的歌曲实例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如下:

一、师生互动接龙,唱的有趣,学的高效

    (一)旋律简单的学生唱,旋律复杂的教师唱

    课例: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只怕不抵抗》,这是由冼星海作曲的一首反映爱国抗日的革命歌曲,旋律斗志昂扬,充满感染力。在学生聆听完整歌曲后,很容易就记住了“嗒嘀嗒嘀嗒!得隆得隆咚!”,因为这句可以说是全曲学唱最容易掌握的,于是把这个简单的任务留给学生“你能模仿小喇叭和小铜鼓发出的声音吗?“,在学生准确有节奏的回答出甚至是唱出“嗒嘀嗒嘀嗒!得隆得隆咚!”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老师来演唱前一句,请你们来模仿小乐器的声音!”

例: 3   3 |   3 2   1   | 2   -  6 3    6  3   |   2    -   |     

  (师)吹  起   小   喇      叭,   (生) 嗒 嘀  嗒 嘀     嗒!

    1    2  |  1 2    1 6 | 5   - |   6  5   6  1    |   5  -    |

  (师)打  起    小    铜      鼓,  (生)得 隆  得 隆      咚!

   (二)旋律重复的学生唱,旋律变化的教师唱

    课例:三年级下册第三课《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优美流畅的奥地利童谣,歌词中这只顽皮可爱的小杜鹃的叫声 "咕咕”贯穿整首歌曲,而且每一次的“咕咕”都是用相同的音高“5 3”来演唱,相较之下,这个“咕咕”就是歌曲学唱中最简单的地方。因此,马上就可以用师生互动接龙演唱的形式开展教学,如下:①你能模仿小杜鹃的叫声吗?②小杜鹃的叫声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③我们,来合作 !请你来演唱小杜鹃的叫声“咕咕”,其他部分老师来演唱!

例:  5 5 1  3  5  3  1     5   3      5 5  1  3 5  3 

(师)  当我   走 在 草 地   上(生)“咕咕”(师)听见   杜 鹃  在  歌

   1      5  3     3 5 4  2  2  4 |  3     5  3      1 3 | ...  

  唱(生)“咕咕”(师)我到 树 丛 去  寻  找(生)“咕咕”(师)杜鹃...

  正如教育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正是一种最好的参与,因为自己要演唱,因此特别注意聆听教师的演唱,这样才能和教师的演唱内容衔接好,这样的聆听也必将是高效的

二、身手势互动,与唱相融,以情带声

    身势语言和手势语言常常是一体的,核心是要紧扣教学内容,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同时要注重强调身、手势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当然也要避免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一)以手势与生互动,无声引导胜有声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状物、言志、传情。将手势正确、巧妙的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借助手势去描摹音乐情态,刻画音乐意境,描绘旋律表达,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大致可以运用到以下三种手势语言:

    1.“柯达伊手势”抓音准

    大家所熟知的柯达伊手势利用手在高低位置的不同动作把音级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正因为它能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从而正确的演唱音高、音名,在现今的音乐课堂上正被广泛运用。

    2.“指挥手势”稳节奏

    学生在演唱尤其是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在与其互动,这种关系就像是合唱团与指挥之间的互动,指挥的手势牵一发动全身,只要是和成员之间形成了默契,手指上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可以让演唱的声效波澜起伏,因此指挥手势体现了教师的音乐素养,也是教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二)以身势与生互动,巧解难点乐融融

教师优美的舞姿示范将课堂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但前提是教师有过硬的舞蹈基本功,如非舞蹈专业的教师,难道就只能按捺不动吗?其实不然,很多优秀的课例中授课教师并非舞蹈特长,设计的动作也并非高难度,单看动作也并非多优美,但是当这些动作放在教学内容中时,却显得那么的融洽,不多不少。这些动作也许不能称之为舞蹈,仅仅为教学身势语言的一种,但是,只要它形象逼真、准确无误,它与声音、表情、形态协调一致,有约定俗成的形体美感,是为整个教学内容、目标服务的,那么,这样的身势语言就是美的、有价值的!

  例:《只怕不抵抗》一课中,03  | 5-  和03  | 5-  | 这两处的节奏

                             冲   锋      只  怕

和结束句中3.  5 |的节奏,因歌词、音名相同,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

         只   怕

这两句的演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他们对好玩、有趣的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设计了一个 X X. 节奏的“出拳”动作,这个动作单看并不美观,但是与革命歌曲的背景契合,与节奏特点吻合,并与歌词内容相符。因此,每到这个地方,我便用动作引导学生,学生一看这个动作便明白了节奏,歌曲演唱一遍下来,学生就可以和我一起加入这个动作,这个演唱难点便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迎刃而解了。

    以上所论述的课堂师生互动形式不仅仅是在公开课中不可或缺,在音乐常规课中更是使用方便,这正是因为互动教学法操作起来的“成本低”、“效果好”,因此,在常规课堂中要不吝使用,动用教师的教学智慧,让互动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使得智慧课堂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合著.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首都示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第十届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论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