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优化学校管理 提升育人主体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多举措优化学校管理 提升育人主体实效

刘朝霞

大箐山县朗乡中学  黑龙江  伊春 152519

摘要: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任务。学校立足于育人目标,通过多方面资源的协调与整合,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以及办学目标。学校要摈弃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并从不同角度出发,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在增强学校管理效力的同时,真正提升育人主体的实效。“双减”政策的推行,对学校管理工作又有了新要求。基于此,本文以“提升育人主体实效”为目标,从教师管理、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角度,探索了学校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优化学校管理;育人主体实效;提升

引言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只有形成高质量的学校管理机制,才能为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提供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增强育人主体实效。学校理应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积极探索优化学校管理的手段,增强自身育人实效,不负社会的期待。

一、以教师管理为基础,赋予育人主体动力

学校在教师管理领域可谓是各显神通,但是目的都在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教师真正认可自己的职业价值。如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足,那么学校教师队伍根基也难言稳定,也就无法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影响与作用,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让教师安心育人[1]

首先,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说健康是1,那么事业、金钱、成就等等就是后面的一串0。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在开展教师体检的基础上,收集健康数据并跟踪教师的健康状态。同时,开设教师专用的体育场馆,为教师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增强教师体魄。管理者要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加大教师心理咨询领域的投入,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及时化解教师队伍的心理危机。其次,建立学校工会活动中心,为教师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教师身心健康。

教师的职业价值乃至生命价值,绝不仅限于金钱层面。学校管理者在提升教师队伍待遇水平的同时,要重视生命价值的实现,让教师透过生命价值,认识到教师岗位的社会责任所在。教师若要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自身固然要有较高的境界,学校管理者的有效管理也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创设知人善任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通教师的上升通道,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那么教师也能在更擅长的领域或者更合适的位置发挥个人专长,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比如,学校管理者建立提拔机制,或者建立名师工作室,由教育成绩突出的教师担任负责人或者带头人。同时,学校管理者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与评选,或者资助教师出版学术专著,为教师开展游学、讲学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在“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中,幸福感不断增强。即便教师无力改变世界,但是能在更高层次的平台中影响更多的同事,进而获得更多成就感与幸福感。

二、以作业管理为载体,增强育人主体效果

“双减”政策的推行,“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作业不仅仅教学的延伸,而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换言之,作业承载了“提升成绩”以及“开展活动”的双重功能。高质量落实作业管理,则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优质习惯并获得良好的方法,学习意志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欲望[2]

学校管理者在参与作业管理的进程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作业管理策略,切实解决学校作业中的问题,以高质量的作业方案,推动高效的教学进程。具体来讲,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长直接领导的作业管理机构,在每学期初发布作业管理制度,涵盖了作业公示、作业监督、作业检查等环节,形成全过程的作业管理机制。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导处的部署,形成本学科的作业整体规划,明确作业的类型、容量以及时长。各级部与学科教研组沟通协调,明确各学科作业的比例,避免作业课后作业超标。教师全员遵从“双减”要求,有效控制作业的量与时间,重视作业内容的创新,去除机械、重复的作业内容,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同时,杜绝向家长布置作业或者让家长批改作业的行为。教师的作业设计、批改与反馈的情况,纳入到学校的期末考评机制中,将其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成绩与职业素养的重要依据。

若要保证作业的质量,还要督促教师“下水”。学校管理者构建“教师做作业”机制,有效控制作业总量,让作业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育人进程。教师通过“做作业”,对作业的难度、时间量、格式、重难点、易错点、适宜层次都能了熟于心,作业方案更有针对性。通过让教师“做作业”,帮助教师定位学生当前的能力层次,有效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避免因为作业量超标导致的抄袭、代写等现象。学校还要构建作业指导机制,确保教师高质量批改作业,向学生反映作业的真实情况,同时增强对学困生的支持力度,学生也能在“减负提质”的作业中收获更多。

三、以课后服务为依托,拓展育人主体范围

学校管理者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五育并举”,依托学校的特色化项目,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促进课后服务机制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3]

学校在周一到周五,每天放学后安排2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的模式是“托管+素质拓展”。学校充分发挥文体活动以及社团活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素质拓展类的活动,涵盖体育、艺术、信息科技、外语、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在学校领导层大力支持下,学校在课后服务领域硕果累累。走进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的自然科学社团不断涌现新成果,并在各类竞赛中屡屡夺魁,学校也得以拥有标杆性的自然科学教育示范团队。学校的课后服务还延伸到周末,通过开设“为父母做一次菜”、“与父母进行一次体育锻炼”等活动,助力学生多元竞放。同时,家庭亲子关系日趋融洽,学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育人成效的提升不在话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是落脚点都在于“育人”。今后,学校要紧紧把握“育人”这个关键点,在巩固现有教育成果的同时,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学校管理策略,多角度增强学校的育人实效,办出让全社会更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敬奎. 强化思想引导,提升学校管理[J]. 天津教育, 2021, (34): 34-35.

[2]赵金旺. 建立学校激励体系强化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4 (24): 79-81.

[3]王蓉. 强化学校管理 提升初中办学质量[J]. 新课程, 2020, (02): 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