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构建

刘一谋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摘要: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大力加强乡村规划体系建设,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标准和规划指南。为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必须要积极探索新的乡村规划道路,针对现有规划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乡村规划体系的效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规划的内涵与要求,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规划方法,探寻加强乡村规划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体系构建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统筹理念日渐被重视,乡村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主战场。村庄规划编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村庄规划编制重建设而轻统筹,对乡村地区无序建设、违法占耕、毁林乱挖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亟需对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乡村规划的内涵

1.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村庄规划提供了明确导向。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开展村庄规划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促进粮食作物持续增收,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时,提高村民在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的参与度,会让村民对家乡更具归属感,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地区发展建设之中,这是时代赋予村庄规划的新使命。

1.2推进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在村庄规划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严格监控污染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到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型村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村庄规划中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坚决不破坏山水林塬田,还要探索资源循环利用之策,维持乡村地区的生态平衡,美化乡村地区环境。以此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1.3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功能,加强对乡村地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的全要素管控,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响应村民的合理诉求,调动村民的积极主动性,协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新时代赋予村庄规划的新要求。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策略

2.1创新规划发展思路

可以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与其他规划紧密衔接,在乡村地区产业改革、自然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实效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为:首先,与其他类型的规划保持协调统一,深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挖掘乡村地区资源优势,实现乡村地区的差异化发展。其次,在乡村居民的居住区域附近,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对医疗、教育、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促进村庄聚集性发展,明确村庄职能,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最后,主动与村民沟通,贯彻维护村民利益的准则,认真倾听村民想法,优化村庄规划方案,尤其是关于宅基地分配、耕地布局等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保障村民的知情权,以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推进村庄规划方案顺利落实。

2.2收集村庄信息

全面准确的村庄信息是提高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必要条件,可以满足村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要加强村庄实地调研,包括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结合相关信息确定村庄发展方向,编制具备实施性的村庄规划方案。在收集村庄信息时,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如使用3S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自动采集、汇总、处理、分析村庄信息,还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核实,避免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争取得到更加可靠的信息分析结果,清晰展现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此外,深入走进村庄与村民沟通,了解乡村地区土地利用及交通、设施情况,顺便收集村民的可行建议,以此为导向打造具有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化元素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3建构健全的土地审批标准

为了保障土地的合理使用,需要完善土地审批制度,根据统一的审批标准进行土地的审批,这样不会引发村民的不满,还能够提高对土地的使用管控。土地的审批标准可以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进行确立:其一,从绿色发展理念的角度上来说,村庄内所有的土地使用都应该符合可持续理念,拒绝所有具有破坏性质的土地利用项目,让经济的发展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开展。其二,在进行村庄居住用地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适度、宜居的准则,根据人口的数量和需求规划宅基地的分配,建设相应的面积规划标准,避免引发村民的不满,严禁出现农业用地用于宅基地建设的情况。其三,对丧葬用地情况进行把控,避免出现丧葬用地还在挪用农业用地的情况,政府应该对民意进行了解,共同商定丧葬用地的规划范围,限制村民进行随意丧葬。其四,村庄中的可利用土地较多,有不少企业的工业、物流厂房建设在村庄中,作为相关管理单位,应该对工业、物流用地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批,审批的内容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产品类型、废弃物处理方式等,避免对现有土地造成土质破坏及范围性不可控污染。

2.4加强生态保护

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难免改变农村用地的自然属性,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人员把握底线,对土地规划的合理使用范围进行从严把控,农村建筑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以保障生态环境为主要准则,尽量减少耕地浪费,以确保村民的农作用地充足,从而保障经济来源。在村庄规划工作中,首先必须把村庄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将农业生产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建设有机结合,将土地发展计划和其他形式的建设计划互相结合,统筹规划引导,以把握好总体的发展方向。最后,必须针对各个村庄不同的开发形式和建设要求,对村庄的土地使用进行整体规划安排,正确而高效的使用村庄建设用地,确保了村庄规划的顺利完成。

2.5建立健全乡村规划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1)建立双评价导向的评价体系。针对乡村规划来说,“双评价”主要包含基础性评价、非基础性评价两个方面。基础性评价是指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直接掌握规划本底情况,例如乡村宜居程度、国土空间自然环境现状等;非基础性评价的主体内容是环境承载力、发展适宜性,并以此提出评价指标,可用于优化乡村格局、国土空间发展风险管控、乡村发展前景研判等。在“双评价”基础上衍生了“双评价+”决策体系,例如“双评价+乡村产业”等评价体系。总之,双评价可以更好、更直接的掌握乡村目前发展情况,更有助于乡村规划决策。

(2)建立具有发展记录与反馈纠偏的评价体系。将乡村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行精细规划,分为发展型、保护型、其他型规划等,并建立一个涵盖各种空间类型的综合评价机制,主要评价内容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土地利用、特色文化保护情况等,通过全方位对乡村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确保评价指标的真实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实操性与灵活性,切实反应乡村发展现状情况,定期对乡村规划实施情况给予评价,可以更好更直接的发现既有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偏差,保障乡村发展长期处于正轨。

结束语

村庄规划编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能够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在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保证其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坚持以村民为基础,强化规划引领,实现全域全要素推进及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超.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 (27): 65-67.

[2]高黎月,李和平,赖文韬. “乡村群”振兴发展的实践规律与价值启示[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023: 9. DOI:10.26914/c.cnkihy.2023.04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