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刘青青

云南润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逐步成为一种高效配置资源的模式。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和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水利建设发展的瓶颈。文章在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探讨,并在实践中借鉴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从而达到了平衡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试图在发展与保护两者间寻求一种平衡。水利水电是一种极具社会意义的、建设性的、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建设项目,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工程建设将导致局地下垫面发生改变,进而改变局地微气候。从降水方面看,库区修建引起了区域性的蒸发,增加了降水;但受水库降温影响,水库及邻近区域降雨偏少,特别是高风区。另外,在不同的时期,温度与地面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南方,冬天的时候,水库附近的雨量多于夏季。在气温方面,因为地表向水库的转化,使得原本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强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得年平均气温升高。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文、水体的影响

从水文学角度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库不仅具有防洪兴利功能,而且在非洪水位时可以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导致了水库下游河道的水位下降,使周围的地下水源和下游湖泊都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在入海口,由于受到大量的泥沙和海水的冲刷,使其在下游的自净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了对河流的严重污染。水库的发电量将使其下游的水位发生较大的波动,从而限制了航运和灌溉等经济发展。在水体中,建设一个蓄水池会导致很多的水缓慢流动,并且长期停留。同时,对悬浮颗粒的沉降和呼吸沉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水体中的污染扩散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使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体中的生物降解将加剧其对环境的影响。当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毒成分时,若不加以及时治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库区水温和水质的变化将会对船舶及未来的航道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地、地质的影响

在地质上,一方面,由于大型水库的存在,造成了地壳的应力增大,断裂润滑性增强,岩层孔隙水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地区的地震风险。而在库区内,由于库区水位升高,周边土的抗剪承载力减小,从而增加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当水体受到污染时,还会对周围水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土壤中,海水的浸蚀作用不仅导致了植物种类的减少,而且还导致了土壤营养成分的减少。当周围的水面上升时,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土地有更大的概率成为泥浆,同时也减少了有可能在土壤里长出植物。由于地下水的水分补充,使地下水的水分含量升高,使土壤发生盐碱化,从而降低了植被的生长发育。

(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动植物的影响

在水利枢纽建设完成后,水库要进行蓄水,在蓄水的同时,会对现有的水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现有的水域和陆上的生态系统都会随之变化。一些动物因为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甚至会死去。此外,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原始动植物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其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效应,另一类是间接效应。所谓“间接效应”,就是水库水位升高后,其影响面积逐渐增加,淹没一些低洼地带,威胁到人畜的生存。其主要原因是库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地表条件的改变。而在这段时间里,这些生存在地面上的生命,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些无法生存的,要么迁移,要么死亡。

对水中的生命造成特殊的作用,也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藻和鱼。当水库开始蓄满水时,大范围的洪灾会导致大量动植物的死亡。在死亡之后,它们会将体内的营养物质全部消化,并且将这些营养物质排出体外。与此同时,河流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也在迅速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流量的减小。但对于鱼类来说,却是一种移动的能力。工程建设不但使鱼类迁移,有时也会引起鱼类的死亡和灭绝。另外,水库蓄水过程中温度升高和浓度升高,也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若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将会造成鱼类的死亡,同时也会造成鱼类的灭绝,给鱼类的总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被水库淹或长期建设的建筑将会对陆地上的生物和海藻造成损害。另外,水库对气候、水源、土壤等的影响,对周围陆生生物的物种组成及组成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中的微生物在水中的富氧作用下会快速成长,直到缺氧而大批死去。在这个进程中,尤其是迁徙的鱼,也会受到直接的冲击。水库的建成既影响鱼类的生存、繁殖和产量,又增加了鱼类发生泡沫病的可能性。以葛洲坝为例,因修建水库,造成了约32.24%的死亡。

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一)全面贯彻生态均衡思想

区域内的能源开发,应着眼于长期,不仅要保障当前的基本需求,而且要严格落实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编制水利部总体规划时,应树立“大局观”,明确生态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就必须在保障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二)各个相关部门严格履行职责

相关各方应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法规作进一步修订。在地质公园、文化遗址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等区域,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此外,相关单位应增强环保观念,增加投资力度,选择对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整治。

(三)保证水利枢纽建设的科学化

在选择水利水电工程选址时,要考虑因地制宜。过去,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之前,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土地利用、人口迁移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对于一些移民率高,占用耕地少,生态问题小的区域,则优先发展。反之,若人口太少而土地面积太大,则应加以种植。

(四)积极执行和落实移民的政策

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水利枢纽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努力让广大的移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在这方面,我国目前采取的移民政策是以项目的淹没、生态环境的成本为代价、对居住的拆迁进行了补偿。当前,国家的人口迁移政策已经由安居式转向了开发式,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相关措施,使得工程和移民工作既能安定人心,又能让市民在可持续发展中受益。

结语

总之,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在总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中都要充分顾及其最根本的生态环境需求。要做到“因地施策”,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负面冲击降到最低。既要发挥其优势与作用,又要使当地居民享受到工程带来的方便,使工程与当地人民实现共赢,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12):21-22+63.

[2]胡煜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工程,2022,40(04):361-362.

[3]万小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1,(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