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燃气安全设计与合规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钢铁冶金燃气安全设计与合规性评价

肖海燕

包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钢铁冶金行业燃气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及其特征,重点关注于如何通过合规性设计评价来降低这些风险。文章首先分析了钢铁冶金燃气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包括毒性、火灾和爆炸等方面的风险。本文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安全设计和评价原则,旨在为钢铁冶金行业提供一个更为安全、合规的燃气使用环境。最后,文章还对未来燃气安全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钢铁冶金燃气;安全设计;合规性评价

引言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钢铁冶金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环境下,行业的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需要进行深刻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还需要关注到燃气安全这一核心问题。由于钢铁冶金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燃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包括火灾、爆炸等风险,因此,燃气安全设计和合规性评价成为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设计评价策略,以期为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1 钢铁冶金燃气安全风险辨识与合规评价

1.1燃气事故的原因和类型

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燃气事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些事故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燃气泄漏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由于管道、阀门或连接装置的磨损、腐蚀或损坏造成,泄漏的燃气与空气混合后,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操作人员的非规范操作或判断失误也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因素,包括错误的燃气调节、疏忽监视泄漏检测系统,或者在危险环境中使用不适当的设备;燃气使用设备的故障,如传感器损坏、控制系统失效,也可能导致事故。燃气事故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由燃气泄漏并接触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当泄漏的燃气达到一定浓度并遇到点火源时,可能会导致爆炸;某些类型的燃气,如一氧化碳,可能会造成人员中毒。

1.2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知识

安全风险辨识是工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钢铁冶金等高风险行业中。该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潜在危险的识别,涉及对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失的各种因素的识别。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风险等;一旦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下一步是评估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这通常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如故障树分析(FTA)或事件树分析(ETA);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这可能包括工程控制(如改进设备设计),管理控制(如制定安全操作程序),或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

1.3燃气设计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

针对燃气系统设计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在设计阶段预见和减少安全隐患。这不仅能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能,还能在源头上减少潜在的事故发生概率,为钢铁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2 合规性设计评价的基本要求

2.1从毒性、火灾及爆炸危险性等方面分析燃气的危害程度

在合规性设计评价中,首先需从燃气的毒性、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等方面分析其潜在危害。燃气泄漏时的毒性风险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例如,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其毒性来自其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这种结合能力远高于氧气,导致血液无法有效携带氧气,引起缺氧。因此,需要对各种燃气的毒性等级、致命浓度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细致地评估。

燃气泄漏可能导致火灾,尤其是在有明火或高温源的环境中。这要求评估燃气的易燃性,包括其闪点、自燃温度以及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下限和上限。除了火灾危险外,某些燃气(如天然气、氢气)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引起爆炸。爆炸危险性的评估需要考虑气体的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和爆炸压力等参数。

这些分析要求详细了解各种燃气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如分子结构、反应活性、扩散能力和热稳定性。同时,考虑特定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氧气浓度)对这些特性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2.2相关法规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在进行合规性设计评价时,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国内外关于燃气安全、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应涉及这些规定在实际设计和操作中的应用。设计师还应该了解特定燃气类型的储存和处理标准,确保设计满足环境排放要求,并采用行业最佳实践以保障工作场所安全。此外,合规性设计还要求设计师持续跟踪法规的最新变化,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例如,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相关排放和废物处理标准可能会更新。设计师需要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以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

3 煤气作业环境的检测与报警合规判定

3.1可燃及有毒气体的检测和报警装置设置

3.1.1 不同气体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见于不完全燃烧的场合。其检测通常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通过电流的变化来准确测量气体浓度。此外,红外传感器也被用于CO检测,尤其在需要避免氧气干扰或长期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场合。而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其检测通常采用热导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基于不同气体的热导率差异来识别和测量气体。对于氢气这种轻质气体,热导传感器特别有效,因为它们的响应时间快,能够迅速检测到泄漏。

3.1.2 报警系统的配置

在煤气作业环境中,可以选择集中式报警系统,该系统将多个监测点的数据集中到一个控制中心。这样做的优点是便于监控和快速响应。另一方面,分散式报警系统在每个检测点设有单独的报警装置,这在电源或通信线路受限的情况下特别有效。报警阈值的设定需根据具体的作业环境和相关法规来确定。例如,对于一氧化碳,安全阈值可能设定在35 ppm,而对于氢气,由于其较低的可燃极限(4%体积比),其报警阈值可能更低。

3.1.3 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定期对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这包括检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更换过期的传感器以及测试报警系统的功能。为操作人员提供关于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的使用、解读和应急响应的培训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气体的危险性,正确解读检测数据,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

3.2合规性判定的具体要求

在燃气作业环境下,需要确保检测和报警系统的合规性。各种可燃及有毒气体的检测阈值往往由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或国际标准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例如,一氧化碳的常见阈值被设定为35 ppm(每百万分之三十五),而对于易燃气体如甲烷,其阈值可能根据其爆炸下限(LEL)来设定。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遵循标准阈值外,还需要考虑特定作业环境的特殊性。
     报警系统应能在检测到危险气体时迅速作出反应。这通常意味着从检测到气体超过预设阈值到触发报警的时间应尽可能短。这个响应时间通常在法规或行业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有效的报警系统通常结合声音和光线报警,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有效警告作业人员。

4 结语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对于钢铁冶金气体的安全性设计与合规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燃气事故成因及类别的剖析,突出了安全风险识别与合规设计评估的基本条件。另外,对燃气工作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否符合规定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监测与预测维修的新方法。同时,应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训练,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能力。从而为实现钢铁冶炼工业的可持续、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广于,刘铁柱,代晓光.浅谈冶金企业燃气轮机的维护检修[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21):3.DOI:CNKI:SUN:SBGX.0.2019-21-033.

[2]刘强.钢铁企业燃气系统冬季运行管理实践[J].山西冶金, 2023, 46(4):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