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专业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3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专业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谭艳斌  胡乐天

广西桂林   桂林学院

[内容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关注价值引领和专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同时,在金融领域,信息科技正以不断创新的内容和方式推动和赋能金融业的发展,科技的新时代给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以桂林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案例,从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促进专业和学科融合、科技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构建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金融学;融合;多主体协同

一、新文科背景下传统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传统金融类专业转型升级问题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金融呈现技术化科技化的特征,新的金融业态也催生了对技术开发与系统维护、金融数据分析处理等人才的需求。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转向既具备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金融业务、能够胜任金融产品定价、精准营销的复合型、科技型专门人才。为应对金融领域人才需求的转变,原有的传统金融类的文科专业,应与新科技融合以实现专业的转型升级。

(二)专业教育重知识技能传统轻价值引领的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正努力变革和创新,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过去的传统金融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轻视价值的引领。因此,如何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在“情感与价值”维度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金融实践,将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融合到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不高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金融市场机制、服务方式、产品工具和机构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这对金融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目标不明确是目前金融类专业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将专业课程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金融人才,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要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需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从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促进学科融合、科技融合,实现“多主体协同”的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

二、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的思路与路径

(一)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三个维度的融合

以课程为立足点,围绕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三个维度构建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知识”维度,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课程体系中主动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及综合人文知识深入融合到金融类专业课程中;“能力”维度,构建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经济金融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具备扎实的具有扎实的金融数据分析处理、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营销的能力;“情感和价值”维度,紧扣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深度挖掘课程涉及的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多主体的协同的课程交叉融合创新

就金融类专业而言,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包括金融、计算机类、管理多个学科,涉及包括了高校的金融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法学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平台可以是虚拟教研室、现代产业学院等,涉及高校(校内)-高校(校外)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以桂林为例,可以充分利用桂林高校集聚的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打破专业壁垒,实施区域内的高校联盟和校企联盟,以专业群为核心,以组建跨学科课程团队、虚拟教研室建设或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同时力争得到政府的支持,推进文科与工科的全方位融通,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发展之中,共同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内容重构

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内容的重构,是传统金融类专业进行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传统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中设立“金融+科技”“金融+综合人文”的交叉学科课程模块,增加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如在金融学、投资学专业中开设《金融科技》或《互联网金融》课程,在保险学专业开设《保险科技》课程;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在部分课程中嵌入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的知识模块,如在《保险学》课程中嵌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运用;在金融学专业的全部核心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实践案例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交叉融合的具体路径方面,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角度融合路径。

三、新文科背景下多主体协同的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创新实践与反思

跨学科交叉融合选取了保险学专业作为实践案例。在金融领域中,信息科技正以不断创新的内容与方式推动和赋能保险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和重塑保险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才是真正地以实际行动落实“新文科”“新财经”发展战略。基于我校实际,选取保险学专业开展交叉融合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一)优化升级课程体系

传统金融类专业要转型升级,完善课程体系是第一步。尝试在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金融+科技”或“金融+综合人文”的交叉学科课程模块,增加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在文理融合方面,在第4学期开设《互联网金融》,第6学期开设《区块链金融与应用》,第7学期增设《保险科技》,《1+X职业技能》等课程;在文科内融合方面,设置了跨学科课程,如《社交文化博览》《新媒体运营与实战》《演讲与口才》《情商培养与训练》等课程。此外,为了响应高等教育领域助力双碳目标,专业还增设《绿色金融》课程。这些课程性质可先设置为选修课,待课程建设逐步成熟之后再根据重要性部分设置为必修课。鉴于相应课程的师资较为缺乏,除了积极引进相关师资之外,现有的师资应以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文科建设的挑战,积极进修学习,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教育在线课程,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去。

(二)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嵌入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融合课程的做法,至少要2~3年才可逐步见效。鉴于人才需求的紧缺与新文科建设的紧迫性,建议当下即可进行重构与嵌入,在适当的教学点,嵌入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的知识模块。信息科学技术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均在保险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所渗透,在保险学专业的多门课程均可以找到合适的嵌入点开展融合。以笔者教授的《保险学》课程为例,可以在“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核保和理赔环节,着重融入大数据技术在核保环节如何进行客户画像的应用,融入区块链在保险反欺诈的具体运用;在健康保险的教学内容,融入健康管理的内容;在机动车辆保险教学中,介绍车险的新发展时,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讲授车联网保险、UBI车险;讲授农业保险,则讲授3S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防灾减灾、承保理赔环节的运用等等。实际上,保险学专业的很多其他课程,都能开展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嵌入融合尝试,如果各任课教师均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对新文科的建设是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价值引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最早从上海高校开始的探索,到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成为各高校开启课程思政建设的起点。我校也从2018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工作,我校金融类专业积极响应开始探索在多门课程采用多种形式推进了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新文科建设这个新的形势下,课程思政建设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即强化价值引领,更加强调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以更加主动和自信的态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就传统金融学专业来说,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实践案例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国金融观。比如,《保险学》课程思政主要融入“四个自信”“爱国情怀”“职业操守”“诚实守信”“法治意识”“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等思政元素,通过结合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实践,分享立足中国国情的保险业的发展经验和案例,笔者具体做法包括要求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保险》,阅读介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书籍《迷失的盛宴》,并撰写读书心得,借此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以及建立对保险行业的认同感。

(四)多管齐下多角度融合

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角度融合路径。首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之外,开展适当的实训,购进与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相关的教学软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或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如我校的合作企业东软教育集团),协同社会资源,合作办学;其次,课内与课外结合。在课堂上,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比赛,如金融学专业和保险学专业就开展过“互联网+”创新保险产品设计比赛,引导学生关注保险行业中最前沿的知识,主动关注金融科技在保险领域的应用,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成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主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线上的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学习新技术与新知识,不完全依赖教师,培养自学能力,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五)打通专业壁垒,构建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模式

在金融类专业中,打通现有金融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体系,首先促进金融类专业与互联网金融专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开设,实现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其次,促进金融类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融合发展,借助其教师资源,解决金融类专业计算机和数理方面教师匮乏的窘境,加强横向交流,资源共享。另外,理工学院与科技企业、软件公司合作共建了现代产业学院,也能够借助产业学院的建设,获得来自企业的师资和实践实训资源。补充说明一点,这样的专业融合,不仅可以在本校的院系专业之内开展,还能延伸到兄弟合作高校开展跨校合作,可以利用组建虚拟教研室或教学团队的方式,或者开设跨校开课的方式进行专业融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如有必要,还尽量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一个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珺,张晖,陈晓燕,张美玲.价值引领 文理融合: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21(03):113-116

[2]亓玉芳,蔡平,邸卉雅.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02):23-30

[3]胡鹏.新文科背景下“保险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2(08)

[4]王香兰,刘洁,陈翠霞,任爱华,李树利.新文科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桂林学院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主体协同的金融类专业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2022年广西区“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谭艳斌(1976-),女,广西柳州人,桂林学院金融与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胡乐天(1989-),男,河北保定人,桂林学院金融与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联系人:谭艳斌

单位:桂林学院

联系电话:18977301343

邮件:529667053@qq.com

通讯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桂林学院金融与法律学院

邮政编码: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