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妇科流派的调经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不同中医妇科流派的调经方式分析

丁劼劼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2100

摘要:本文重点针对海派、新安医学、孟河医学以及岭南医学等中医流派对于妇科疾病中调经的思想、特色以及用药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各家对于调经的不同着重点以及相似之处,促进流派间的学术交融,帮助中医妇科不断创新,各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

关键字:中医妇科    中医流派   调经    用药特色

中医学已经在中国发展了数千年,已经形成了多流派百家争鸣的发展趋势。各学术流派遵循着中医学的一处理论知识和病理、药理,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有时相互借鉴,有时另辟蹊径,为中医学的发展和弘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的中医妇科流派主要有10个各具特色的流派,各流派不仅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融入了自家学术特色,同时针对妇科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治疗体系。本文以妇科调经为切入点,对几个目前影响较大的派别对于调经的理论思想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1 海派

海派妇科发展于近现代的上海,在特色鲜明、集聚地域特征的“海派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具有上海时代特色明显的中医流派。该流派地处国际大都市上海,汇集融合了各家流派的长处,做到了中西贯通。兼容并蓄,通过创新和开放将中医学不断发扬光大。

1.1调经思想

由于海派内目前有10余个分支派系,下文选取江湾蔡氏进行分析。江湾蔡氏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主张先进行养血、理血,其理论为“妇人血宜多而气宜少”、“血易耗而气宜结”。所以对于月经疾病采用顺气补血的治疗手段。对于各种月经疾病均采用调摄为主,顺气宣达为佳,行血和化为宜,滋血调通为主,益气柔润为方。治疗毕竟不用攻伐之法,解决崩漏不仅止涩,而是采用养血理气的药物进行治疗,香附为其中的常用药物。该学派采用中医周期调治发(调周法),其主要通过月经的周期性对患者进行调理。在月经期间进行养血活血,给与四物汤加减,如果是经期或者经量、色、质、味不正常的女性都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调理;月经后期是调经或者种子的重要阶段,需要疏通脉络,养护肾脏。月经间期肾气充沛,是阴向阳转化的种子时期,治疗的主旨是促进阴阳的转化;月经前期肾气充实平衡,气血充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肾气的平衡。

1.2用药特色

海派在用药方面十分简练、轻盈,药方内一般用10~12味药,且都是常用药材。且用药剂量灵活多变,根据病人的轻重缓急进行剂量加减。而在剂型方面,海派善于使用滋膏调理妇科慢性、虚性以及疑难杂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的历史悠久,培养出很多医学大家,且医学著作宏富。妇科在新安医学的文献中属于记载较早的疾病之一,也是新安医学中起源早,名医聚集且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

2.1调经特色

新安医学治疗妇科疾病主要体现了女性“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特点。治疗属血热实证的月经病很少用苦寒泻火的方法,而是通过护阴盛水而平火的方法来治疗。月经量少、闭经等问题是病人阴血供应不足为根本原因,虚中夹滞为表面现象。患者只有三阴脉盈,使其体内气充足,才能去除虚滞,经血自然就通畅了。所以通过增液行舟的方法,富其源流,使其血脉充盈,再去调理经血,而在实践中用四物汤养血和血,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加减。

2.2用药特色

新安医学善用四物汤作为基础方剂;而剂型方面喜欢用散剂,对经痛、急症和瘀滞症等均有良好效果。

3孟河医学

孟河学派关于妇科方面的文献较少,但该学派的医学著作均有妇科学相关的内容。该学派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重视肝脾,治疗方法和缓醇正,辩证细腻而且精准,重视舌诊和把脉。孟河学派的用药十分灵活,倾向于使用“轻可去实”的方法,达到扶正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4 岭南医学

岭南医学发展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基于地区气候特点以及居民的体质特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派。岭南医学崇尚张景岳的著作《妇人规》, 调经首重调和肾中的阴阳。而调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补脾胃,借此来滋养血之源,养足肾气来安血之室。妇人数脱于血,经常阴亏。养阴保津, 驱邪扶正, 才能取得良效。

而在用药方面,岭南医学善于向本地取材,例如用广藿香来祛湿补胃,用新会陈皮来健脾顺气,用德庆巴戟天来补肾补阳,还有其他一些岭南特色药材如岗稔、地稔、猫爪草以及荔枝核等。而上述选取的药物一般较为温和,且用药口味甘甜,更为适用岭南人虚弱的体质。而由于岭南地区人喜欢用中草药制作凉菜以及煲汤,所以处方的用量要做适当的增加。

4结语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能够看出对于妇科调经问题,各大流派之间在调经及用药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会根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和当地女性的体质特点,辅以地方特色药材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各学派间也会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在这样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实现治疗方法的交融以及相互渗透,为中医学治疗妇科疾病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样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能够有效促进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值得在整个中医学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群,刘小古,何成瑶等. 基于养精育胞论构建中医妇科肾虚类疾病治疗新体系——国医大师何成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3 (10): 1754-1761.

[2]陈诗文. 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DOI:10.27368/d.cnki.gtzyy.2021.000443

[3]王彦彦. 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DOI:10.27044/d.cnki.ggzzu.2020.000750

[4]叶赛雅,张翼宙. 浙江四大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学术经验与特色比较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43 (05): 431-433+436. 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19.05.010

[5]马丹. 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 DOI:10.27213/d.cnki.glnzc.2019.0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