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采用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采用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段宁娜

航天中心医院  综合病房 100049

摘要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采用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本院诊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心功能指标与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5E理念;综合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方法,其可通过手术将病变的瓣膜替换为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以恢复心脏功能[1]。然而,手术后恢复期长,患者需要面对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挑战。传统护理只注重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缺乏对患者全面康复的关注,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发现,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包括五个方面:教育、运动、心理、饮食、评估,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方案将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虑范围,通过专业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全面康复[2]。为探析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本院诊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66.08±6.25)岁;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65.91±6.53)岁。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②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障碍;②伴有恶性肿瘤。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日常流程化基础护理及常规检查。

观察组开展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教育: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心理预期和社会背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术前教育计划,包括瓣膜置换术基本知识、术后恢复注意事项、康复方法等。通过术前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提高其对术后恢复的信心。(2)运动:术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包括床上活动、坐起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3)心理:术后,患者会面临身体不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如通过倾听、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术后恢复过程。(4)饮食:术后,病人的饮食需要特别关注。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利于术后恢复的食物。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获得足够营养。(5)评估:术后,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康复进度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心理干预方案及饮食计划等。通过定期评估与调整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术后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心功能指标:经心脏多普勒超声评估早期峰值和流速比值、二尖瓣早期峰和晚期峰比值、左室收缩间期。

1.3.2生命质量:经SF-36量表评估,分值高者为佳。

1.4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更低(P<0.05)。见表1。

1 心功能指标对比 (x±s)

组别

例数

早期峰值和流速比值

二尖瓣早期峰和晚期峰比值

左室收缩间期(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1

31.71±3.86

30.26±2.09

1.60±0.11

1.44±0.16

0.43±0.06

0.31±0.08

观察组

31

31.17±3.03

27.71±2.05

1.56±0.18

1.31±0.14

0.42±0.05

0.25±0.07

t

0.613

4.850

1.056

3.405

0.713

3.14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生命质量

观察组生命质量更高(P<0.05)。见表2。

2 生命质量对比 [(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生命活力

总体健康感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1

56.59±5.24

71.02±5.19

62.40±3.14

71.12±6.37

56.24±4.10

71.64±4.43

59.36±4.40

72.67±5.46

观察组

31

55.40±4.63

82.60±5.17

61.77±4.21

81.41±6.06

55.89±4.11

85.57±4.70

60.21±4.62

81.35±5.61

t

0.948

8.801

0.668

6.516

0.336

12.008

0.742

6.17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病,常导致心脏瓣膜的损害。当瓣膜无法正常工作时,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术以恢复心脏功能。术后患者面临着一系列的恢复过程,包括身体机能的恢复、心理调适以及社会适应等。故而,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心功能指标、生命质量方面表现更佳,与李威娜、何晓艳[3]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似。分析原因:①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心输出量,从而降低早期峰值和流速比值。并且通过调整瓣膜的功能,该护理干预能够优化二尖瓣早期峰和晚期峰的比值,降低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的风险。此外,通过对左心室功能的训练和调整,该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左室收缩间期,提高心脏的收缩效率。②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全面的身心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该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增强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此外,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该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开展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孙艳涛,胡青霞.“一病一品”联合5E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对抗凝依从性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0):1251-1253.

[2]王皇美,林瑞云,李文富等.5E理念下的综合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6):78-80.

[3]李威娜,何晓艳.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结合推拿按摩手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下肢血流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3):134-136.

[4]李新颜.综合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7):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