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旧建筑创改及其特点发挥利用——以绵竹市改造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用老旧建筑创改及其特点发挥利用——以绵竹市改造工程为例

张琦 赵孝辉 戴谨明 卞晟懿 陈玉仲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旧建筑的改造已成为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老旧建筑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老旧建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因此,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改造提升老旧建筑的使用价值,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创新改造;施工技术;历史文化

1.老旧建筑改造的理论基础

1.1.定义

老旧建筑通常指的是那些建造年代较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往往在结构安全、设施功能、居住舒适度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老旧建筑不仅仅是物理结构的集合,它们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

1.2.改造的重要性

老旧建筑改造的重要性在于其多维度的价值体现,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以及经济潜力的挖掘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老旧建筑改造重要性的详细阐述:

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老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建筑艺术价值,还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通过改造而非拆除,可以保护这些历史见证,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后代提供直观的历史教育资源。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老旧建筑改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建建筑相比,改造老旧建筑在很多情况下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建筑废弃物,降低环境影响。此外,通过改造提升建筑的能效,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

挖掘经济潜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老旧建筑改造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通过改造,这些建筑可以转化为商业空间、文化中心、旅游景点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吸引投资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绵竹市老旧建筑改造概况

2.1.改造背景

老旧小区的问题:在绵竹,一大批老旧小区逐渐进入“高龄”,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和危机。例如,头顶杂乱无章的电线、下水道说堵就堵、楼顶漏雨成常态、楼体外墙“脱皮”成“大花脸”等。

绵竹老城区的发展:以剑南街道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剑南街道按照绵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疏解老城、繁荣新城、做精做细、愉悦市民”的建设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呼应群众期盼,夯实民生基础,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引入大型商业体,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这些背景为绵竹市的老旧建筑改造工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也为改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2.代表性改造项目

绵竹市坚持“整治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的改造目标,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改善居民居住品质,对小区内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老化、私搭乱建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让一个个老旧小区“重塑新颜”,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

据笔者了解,2023年,绵竹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01个。目前,绵竹市的老旧建筑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改造项目和成果:

(1)紫岩街道改造:这是绵竹市启动的改造项目之一,包括农机厂小区、月波路155号小区、苏兴街。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建设,该片区的硬件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

(2)剑南街道改造:剑南街道在加速推进老城区更新进程中,始终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治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综合体、商业街区,增强城区承载力。

3.绵竹市改造工程的创新

3.1.设计创新

在绵竹市老旧建筑改造项目中,设计的创新是实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设计创新体现在对老建筑空间和功能的重新规划和设计上。改造项目在尊重建筑的历史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和功能布局。例如,绵竹市大东街与北顺城街交叉口南的“绵竹城墙”。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重新设计内部空间布局,融入现代艺术文化,将其转变为多功能空间,打造成文化艺术中心、社区活动场所——绵竹城墙中的口袋公园。这些空间的设计不仅注重美观和实用性,也努力营造出既有历史感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独特氛围。此外,设计创新还体现在对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合上,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和公共空间的打造,使历史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融,增强了城市的整体美感和功能性。

3.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筑改造和修复的过程中。首先,为了确保老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固,改造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结构加固技术。例如,使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和地震隔震系统,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也尽可能地保持了建筑的原始外观。此外,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改造项目还广泛应用了各种节能环保技术,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高效的隔热材料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建筑的能源消耗,也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另外,改造中采取了如下技术:结构加固技术。采用先进的结构加固技术来保证老旧建筑的安全性。例如,使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和地震隔震系统,既保持了建筑的原始外观,又提高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绿色建筑材料。在改造过程中使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油漆和涂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化技术融入老旧建筑改造中,如智能照明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建筑的能效和使用便利性。

3.3.政策创新

政策上,深挖特色资源内涵。正在编制的《绵竹核心城区城市环域功能重组及提升方案及策略》将以中心广场为核心,马尾河为依托,深挖特色资源内涵,围绕“一带、二街、四巷、五节点”,打造“三国、年画、名酒”历史元素老城精品文化街区和经典业态新场景。

3.4.管理创新

结合本土文化进行改造。以老旧小区的改造为例,其改造中的理念创新有: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建立了社区居委会、楼栋长、物业三方联动机制。这种创新的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居民自治”与“改造提升”双同步、多元化的管理之路,真正完善了小区宜居品质;结合小区特色文化进行改造。

4.结束语

绵竹市老旧建筑改造项目的研究揭示了几个关键性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对绵竹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城市的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综合效益的实现:绵竹市的改造项目成功地展示了如何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实现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这种多维度的效益体现了老旧建筑改造项目的深远价值,超越了单一的经济利益或文化保护。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项目中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让社区居民参与决策过程,不仅增强了项目的社会接受度,也提升了改造成果的实用性和文化相关性。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绵竹市的改造项目有效地平衡了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也体现在功能规划和文化活动的安排上,展示了历史与现代可以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利华.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探讨[D].南昌航空大学[2023-11-12].DOI:CNKI:CDMD:2.1018.816802.

[2]刘佳男.从装饰改造的角度谈老旧建筑的再生与利用[J].江西建材, 2016(20):1.DOI:10.3969/j.issn.1006-2890.2016.20.025.

[3]赵立志,张曦沐."创意产业"与旧工业建筑及其地段的再利用[J].建筑科学, 2008.DOI:10.3969/j.issn.1002-8528.2008.05.025.

[4]邱上嘉.旧建筑再利用的美丽与哀愁-开创文化资产再利用的新产值[J].文化生活, 2014(77):32-37.

[5]杨柳裴凌暄.南京城市空间建设背景下老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 2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