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杨贵宝

云南兴禹生态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探讨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高分辨率监测土壤侵蚀和植被覆盖情况方面的作用。无人机遥感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手段来评估和施行水土保持措施。然而,尽管无人机遥感具有潜在优势,其在数据处理和飞行法规方面还存在挑战。未来,技术进步和政策制定将是推动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上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水土保持;应用

水土保持对于农业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变革了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借助这项技术,农业专家和环保人士能够获得实时、高精度的数据,这不仅加快了决策过程,而且提高了水土保护措施的准确度和效率。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概述

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装载在无人机上的高性能传感器对地表进行密集监测,它是现代遥感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这种技术以其独有的高空域灵活性、低成本运行和高速数据采集能力,在水土保持领域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无人机不受地形限制,能够迅速到达和监测难以接近的地区,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这对于理解地表覆盖类型、评价土壤侵蚀现象及其变化、监控植被覆盖的状况至关重要。精确的地表信息采集与分析有助于设计精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决策者来说,这种技术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提升了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率与效果,也加强了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的能力[1]。此外,无人机搭载多种传感器,包括高清摄像头、多光谱、红外线以及激光雷达等,这些装备的综合使用在数据的精度和细节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从而使无人机遥感技术成为水土保持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一)土壤侵蚀监测

在水土保持技术领域,无人机遥感技术已成为土壤侵蚀监测的有力工具。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能够在获得精细地表影像的同时,覆盖广阔的区域,从而有效识别和定量分析土壤侵蚀的程度和模式。这些高清影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可以精确至特定地块,监测表层土壤被水流冲刷或风力吹蚀的区域及其变迁情况。同时,无人机系统可配置多光谱、高光谱或热像仪等传感器,不仅增强了对不同侵蚀类型的识别能力,也提升了影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土壤侵蚀监测的细节分辨率。

利用无人机进行土壤侵蚀监测的技术优势,包括其低成本、高效率和灵活的部署特点;与此同时,无人机提供的数据支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更为高效和精准的数据处理,提升了土壤侵蚀识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综合运用高技术的无人机遥感平台,水土保持专家和决策者能够更快地接收到土壤侵蚀情况的反馈,实现对保持水土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即时、有效的干预。因此,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领域的应用既包含了高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向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显著标志。

(二)植被监测

植被监测是水土保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影像采集和特定波段的反射率分析为此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无人机所携带的先进传感器,如多光谱和高光谱成像仪,能够捕捉不同波长下植被的光谱特性。这些特性通过专门算法被转化为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红边位置指数(REIP)等植被指数,对植被生理活性和生物量提供了量化的度量。植被指数揭示了植被覆盖率、健康状况以及生产力等关键性信息,对于评估植被受干扰的状况和恢复过程异常有用。

此外,无人机的低空飞行能力使之能够产生高分辨率的植被分布图,辅以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出侵蚀区域、退化土地和受威胁的植被类型。这对于监控生态恢复工程的进度和效果、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点以及优化生态干预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植被指数的连续监测和时间序列分析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响应,从而促进更科学的植被恢复与保护方案的制定。最终,这些技术内容的应用将提升水土保持的效率和效果,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性。

(三)施工监管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无人机技术已成为一项创新的监管工具。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和多光谱成像系统能够从空中获取施工现场的实时影像,这些影像不仅清晰展现了工程进展的细节,也能全面监控施工区域的环境变化。借助于无人机的航拍功能,项目管理者可以迅速获取施工进度信息和地形地貌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分配,有效提高工程执行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2]

此外,通过GIS和三维建模软件,无人机提供的高质量数据可以被用于创建施工现场的精确数字地形模型(DTM),对比规划的设计图纸,准确评估土方工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土地利用合法合规。利用无人机进行定期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可以快速识别潜在的问题区域,比如侵蚀和滑坡,进而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来防止可能的环境损失。

结合高精度的GPS定位,无人机还能够实现对施工设备和人员的精确布局,优化作业路径,减少人为造成的植被破坏,确保施工活动的可持续性。通过后期数据的深度分析,还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更为细致的审查,保障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因此,无人机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也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灾害评估

自然灾害发生后,无人机技术在灾后评估和水土保持状况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人机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可以迅速飞阅灾区,提供高分辨率和大范围的影像数据,这对于灾情评估和破坏程度分析极为宝贵。相较于传统的地面评估方法,无人机能够在短时间内访问并记录广大受灾的地区,尤其是那些因灾害而变得难以抵达的区域。

通过无人机收集的影像数据,专业人员能够迅速识别由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水土流失情况。借助于专门的影像处理和分析软件,可以对受损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地表的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灾后修复方案。利用无人机的灾后评估结果,决策者可以快速部署救援资源,合理安排紧急土地保护措施,以及恢复基础设施,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长期影响。

灾害评估过程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灾害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了对人员的风险暴露,并最大化地提高了灾后修复工作的效率。凭借其快速部署和高效获取数据的能力,无人机已经成为水土保持专家和灾害应对机构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在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其在灾害评估及后续恢复工作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和精准,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非凡的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高效的数据采集能力和精准的影像分析优势,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该技术能够支持对水土流失风险的实时监测、损害评估和修复效果跟踪,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实践的深化,无人机遥感已成为提高水土资源保护效能、推动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工具。未来,预计无人机将在水土保持领域发挥越加显著的作用,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崔雷.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3,(20):179-181.

[2]习超,李开伟,文刚等.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23,(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