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作业的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作业的设计研究

李越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第二小学 单位邮编:473300

摘要:家庭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任务。双减意见出台后,要求广大教师切实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语文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主要科目课程,也是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因此,小学语文也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双减意见的主阵地。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提出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引言:结合当前双减意见和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学也必须紧跟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升学科素养的必要意识,并将其贯穿于自身教学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首先是过于重视知识讲授,忽略学生兴趣方向。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文字知识内容,忽略学生兴趣和心理承受能力,布置大量机械性抄写的作业内容,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同时也消减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是过于重视教材内容,忽略深度知识的拓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较小,缺乏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储备。语文学科本身综合性较强,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有意识的为学生拓展更多背景知识,丰富知识储备,促进全面发展。

最后是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传统小学语文设计大多停留在书面之中,要求学生抄写,忽视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缺乏形式上的创新,不仅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制约其语文学科素养的进一步提升[1]

二、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具体措施

(一)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立足于双减意见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切实要求,适应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的指导理念,教师应当建立多元并存的思维方式,并应用于自身教学策略之中。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根据多个不同类型作业作为相应载体,带给其新奇体验,使学生从丰富多样内容和形式的作业中重新获得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当下符合新时代教育需要的常见作业类型主要包括应用习题型作业、内容改编型作业和自主创新型作业三种。

应用习题型作业通常是指将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课后习题,直接作为语文作业为学生布置。教师为学生选取教材习题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其基础语言文字水平作为参考,合理的设计并安排作业量和形式。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选用的课文《陶罐与铁罐》为例:教师可以结合三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要求学生采用通过自主阅读,书面概括和尝试复述的连环作业形式,全面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全新设计[2]

内容改编型作业需要教师对原本的作业形式进行适当改编,使之更加适合当下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虽然教材中的习题设计是经过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多轮共同研讨,具备较高的科学性。但毕竟文字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灵活面对教学实践的实际需求。教师应当以更加贴合学生阅读、写作和交际水平的方式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源的同时,完成作业形式的创新。例如: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题设计,一部分语言概括类的习题口头性较强,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改编,使之成为书面作业的形式,概括性更高的语言也能减少学生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从而完成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自主创新型作业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素养。教师应当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计游戏形式或是智力开发形式的作业内容。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选用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内容排演成相应的课本剧,适当进行创新改编,添加台词,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锻炼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二)提升作业效率,减轻作业负担

双减意见明确要求作业设计应当具备个性化和层次化的特征。传统的作业形统一单调,不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导致学生经常出现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却无法从中高效巩固知识,出现作业效率极为低下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当本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降低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目标,为学生创建因人而异的作业模式,做到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水平,为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设计具备针对性作业,使其能够通过数量少但代表性较强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达成高效学习的效果,减少大量书面作业内容带来的负担感,真正做到削减课业负担。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选用的名著章节《草船借箭》为例:对于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目标。学习能力有待提升、语文基础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流利的朗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章节,掌握基本的生字词。而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则应当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部分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对于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其尝试阅读原著,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内容

[3]

(三)拓展作业范围,丰富知识储备

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传统文化素养和实践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素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如若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思维,单纯依靠教材内容和基础文字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语文作业本身的材料选择范围,创新优化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主选择并搭配作业。实现作业设计的弹性化原则,强化学生完成作业时的主观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当利用多样化的作业完成途径,包括角色扮演、整本书阅读、社会实践等多个不同的途径,强化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从而真正将双减意见理念落实于语文作业之中。

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选用的课文《刷子李》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参与到刷墙工人的实际工作之中,观察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具体状态,并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记录粉刷工人的日常生活。学生不仅能够从此过程中对文章中刷子李的绝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也对劳动人民的伟大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类似联系现实社会实践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内容,丰富知识储备,对社会建立相关认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中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既是双减意见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发展必然产生的需要。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具体学情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作业设计策略,使作业具备创新性和趣味性,学生能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快乐的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贵江.“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探索[N].科学导报,2024-01-12(B04).

[2]王翠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J].新智慧,2023,(35):16-17.

[3]高清春.谈“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