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张咏梅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小学 843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高阶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引导学生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出高层次问题和挑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远离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不断拓展思维边界。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策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仅仅掌握基础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高阶思维能力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

(一)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阅读各类文本,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并从中获得信息和意义。通过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主题以及作者的意图,进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批判性思考和推理,探究作者的观点,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述,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文本内容。

(二)高阶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学科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评价和辨析。通过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挑战传统观点,提出新的见解,并认识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同时,创造性思维在语文学科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产生独特的见解和主题。通过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自己在语文学科中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师和学生受到考试成绩及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应试训练,缺乏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倾向于机械记忆而缺乏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更多侧重于灌输知识,以讲授为主,缺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引导与启示。同时,教师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不足,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本素材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思考中。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出高层次问题和挑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这些问题应该超越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和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或主题,提出探究性质疑问题。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文章中有哪些隐含的信息或象征意义?”等问题,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推理。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对于文本内涵的思考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复杂但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语言运算和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解决。例如,在学习议论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在生活中,爱情和友情哪个更重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还需要他们运用事实和理由进行论证和辩护。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述,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批判性思考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形成个人观点,促进其深入理解和自主学习。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评述其中的优缺点、观点的合理性和证据的可靠性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审视文本中所传达的信息并做出评价。例如,在学习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他们收集、分析并据此进行判断。同时,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和批评性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和批评性评价是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通过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叙事写作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已有的故事情节,并鼓励学生将其进行改编、延伸或加以变化,以创造出新的故事情节。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抑或创造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并产生自己独特的创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积极的评价与回馈,激发他们继续努力与独立思考的欲望。例如,在学习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所读文章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技巧、观点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批评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并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文本,并提出独到的观点。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和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多元化教学资源可以增加学生接触各种文本和信息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思维边界;而媒体技术则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与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除了传统的课本和小说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漫画、新闻报道、历史文章等,从而培养他们对不同文本形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资讯,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例如,通过使用幻灯片演示、视频剪辑和在线资源等,教师可以呈现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白板、电子阅读器等技术工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结束语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提出高层次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和批评性评价,运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和媒体技术,我们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应试训练导致知识记忆型学习、教师方法和资源不足、学生参与度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登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2023,(08):23-26.

[2]马娟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师,2023,(19):42-44.

[3]何鑫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路径[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04):14-15.

[4]韩金燕.浅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