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师范教育人才协同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师范教育人才协同发展

罗婵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  61000)

摘要: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乃至国家所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育,高等师范院校是其中为基础教育输送稳定师源的主力军。但是随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提升,师范院校定位逐渐不清晰往综合类院校靠拢,这使其培养师范人才模式与基础教育需求相脱节。因此,如何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协同发展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实践模式。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师范教育人才协同发展。

关键字:校企合作;师范教育;协同发展

一、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重要途径,高等师范院校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今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向综合性院校靠拢,其师范生专业性受到外界质疑,并且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已然不能为核心素养教育提供推动力,两者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接。对于师范毕业生而言这无疑加大了就业压力,甚至由于其专业素养的不足,只能称之为毕业生而不是师范生。对此虽然相关师范院校尝试做出改革 ,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

应试教育是教学存在的遗留问题,这对师范院校教学计划同样带来了消极影响[1]。师范人才培养应当以围绕发挥师范特色培养模式展开,但一些院校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培养模式设计大多不重视实践,而是围绕理论知识开设相关课程,考核模式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使其与实际教学工作环境相脱节。虽然大多院校都会开展专业实习教学计划,但由于周期短、次数少,其最终所达到效果并不能发挥师范特色。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网络成为学生主要社交平台,对其三观产生巨大影响。其上内容常年出现鼓吹“60分”论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对课程内容兴趣自然随之降低。由于其对于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降低,抱着考前应付,能过即可的心态。考试期间常短时间内对教材死记硬背,以及格为目的,不理解教程内容。及格虽使其能顺利通过考试乃至顺利毕业,但及格代表思考不足、水平不高,何谈成为优秀师范教育人才。

(二)师范教育培养优势及标准降低

师范类专业并为师范院校独有,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也有开设相关专业对师范教育人才进行培养。许多师范院校在这种压力下,逐渐将自身师范专业性定位转向综合性定位,随之带来消极影响是其师范教育优势与专业性降低。其次,对于一些师范院校而言,培养毕业生比培养师范生更为重要,这种观念在教学管理者中屡见不鲜。教学成果标准一再降低,学生受其影响对教学内容重视程度不足。另外,其对学生掌握情况关心程度不足,教学计划不合理且冗余,杂而不精的繁琐课程内容,使学生精神疲惫兴趣匮乏。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关键阶段,教育强国是其中重要内容。因此,需要的是专业素质强、综合水平高能够在基础教育中承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师范教育人才。一些院校领导者认为达到教学标准即可的错误做法,使师范生专业程度不足核心竞争力降低,无法在众多师范毕业生中展现优势。毕业参加工作时,师范生转变为毕业生。

三、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应当符合新时代发展潮流,达到国家和社会需求标准[2]。传统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对实践重视不足,这使毕业学生核心竞争能力较为欠缺,无法凭借师范毕业生优势进入教育企业或中小学担任教师。许多院校对此尝试改革,通过对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究,明晰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从而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发展,对这部分空缺进行了弥补,将理论运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校企合作在众多专业培养领域中运用,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同样离不开深化校企合作。社会对核心素养教育重视程度提升,使教育企业蓬勃发展。师范教育人才不仅是基础教育中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教育企业所需人才。借此加强校企合作,既为教育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扩展校企合作边界,还能够凭借实际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一)校企共同培养

师范毕业生就业难需要校企合作共同解决,学校可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双选会,通过面试选拔的方式,选择合适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内参与教学实训[3]。企业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和学校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科学的实训计划。其次,安排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为其安排实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教学环境,安排其作为助教辅助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或顶岗实习,以此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学校需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专人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实训结束后企业应当就学生在实训中参与情况、教学效果表现给出相应评语,同时学生也需要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复盘。该模式下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参加课堂教学与理论知识异同,使其对理论知识掌握更为深刻,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师范教育人才。

(二)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计划应当为培养高素质师范教育人才服务,为深化推动校企合作,企业应当安排专人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课程开发和社会需求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凭借企业在基础教育深耕经验,辅助学校对教学计划的规划和改革。其次,为避免师范院校学生对实际教学工作没有清晰认识,企业应当为其提供专门的答疑讲座或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其培养自身核心素养及专业素质。此外,相关企业可以安排优秀教师担任师范专业兼职教师,由学校为其安排教学或实训指导任务。企业教师以自身在一线基础教育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明确的学习方式,辅助其掌握先进教学方法。从而避免传统培养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使例如“填鸭式”教学不在基础教育中出现。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师范院校对教学方式改革发挥课程师范特色的重要措施,其可理解为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协同发展背景下,相关师范院校为进一步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并优化其质量、提升其水平,可以通过两方面的途径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方面是安排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辅助教育企业教师进行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或由企业依据学校教师情况为其安排教学任务,体会师范教育人才的实际工作环境。使其在教学理论、教学方式上获得深刻理解,从而能够以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完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创新和专业素养作为重点参考标准。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企业的工作中,为校企合作扩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人才提供推动力,其中师范教育人才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其核心素养满足社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发展,培养具备优秀专业素养的师范教育人才是师范院校重点任务。其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途径、新方法,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需要相关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以多元化角度出发为学生制定课程体系,使其既具备深厚理论同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从而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使师范特色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薛圆美,梁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校企合作:中期成效与优化路径——基于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自评报告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3,39(02):52-59.

[2]石伟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力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研究》书评[J].职教论坛,2022,38(06):129.

[3]罗瑞志,蒋凯.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3,10(06):115-122.DOI:10.13718/j.cnki.jsjy.2023.06.013

作者简介:罗婵,1994.06.22,女,四川达州,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校友工作与校地合作处, 研究方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