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的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的注意事项

杨业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625000

药物的服用是精神科患者治疗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因其自身特点,临床上对其疗效认识不清,病情常反复发作,甚至产生严重毒副作用等,在应用中要加以注意。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护理,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降低复发几率,但有些精神病人,特别是发作期病人,往往难以自行合理地用药,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所以,对精神科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护理人员要了解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患者不愿服药的原因

1.1精神科患者产生了幻觉、错觉,以为有什么人要对自己不利,而药物又是有毒的,因此不肯吃药。

1.2病人意识丧失,不愿接受治疗,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1.3精神科患者在焦虑、抑郁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自杀和抑郁的念头,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储存或者积累大量的药品,然后一次性使用,以求自杀。

1.4药物不良反应严重。

1.5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精神科患者,由于害怕长时间服用药物会影响生活和学习,或者是体型发生变化,或者是月经不调,会影响怀孕,所以不愿意用药。

2患者不愿服药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1装作吃药的样子,把药放在舌头下面或者牙床上,然后找个机会把它吐出来。有些病人会把药放在折缝里,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把药揣进兜里或者扔到别的地方,也有些病人先吃了药,然后走到一个没人看到的地方,用手或者牙刷刺激喉咙,把药吐出来。

2.2也有一部分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活跃,得到了工作人员的信赖,这使得他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会降低他们的戒心,这样的病人,在服用完药物之后,会立即帮助其它病人服用,这样就可以转移工作人员的视线,把药藏起来。

2.3员工发放药物时,在病房内、卫生间徘徊、有意延误、不愿意排队、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差、不合作,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

3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误区

3.1否认心理

精神科患者在精神上、经济上都有很大的负担。因为精神疾病的病程比较长,容易复发,因此,患者的家人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不好的态度与行为,主要的心理误解包括:

精神病患者的早期表现有孤僻、懒惰、性格改变、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如果在家里发生了以上的情况,因为家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往往会将患者的这些行为和言语作为“个性问题”或者“思想问题”,从而延误了治疗精神疾病的时间。

3.2忌讳心理

只有在患者的语言、行为上出现了明显的不正常,家人才会发现他/她有精神疾病。然而,他们在焦虑、不安、惊慌之中,却又怕被人发现家里出了个神经病,甚至连自己的婚姻和前程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常忌把病患送往医院治疗。甚至还有人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期望患者不用治疗就能痊愈。

3.3迷信心理

如果患者表现出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反常等心理症状,家属因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将其误认为遇鬼、中邪,大肆进行迷信,耽误了病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资源。当患者疗效不佳时,便听信江湖郎中“包冶”之说,服用民间偏方、秘方,致使疾病难以治愈。

3.4求治心理

当病情恶化时,患者的家人再也顾不上脸面,开始后悔自己的疏忽,耽误了治疗,急切地要求医治,好让自己不再自责。但是过分的悔恨和过度的治疗,并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5厌倦心理

精神科患者如果不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慢性病,有些病人甚至会复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家庭成员对患者出现了厌烦情绪;不把患者送到医院,也不催促他们长时间,按时定量的服药。

3.6迁就心理

对精神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有音乐、运动治疗、工疗等,目的是防止其造成社会功能损伤,促使其尽快恢复。有些人觉得病人是生病了,需要休息,所以不让他们干活,甚至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这种心理与行为,对精神科患者的恢复十分不利。若家庭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则有助于减轻疾病的恶化,降低其对家庭、他人及社会的伤害,改善其生存品质。

4服药时的护理措施:

4.1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要认真核对,了解药品的用途、性质、常用用量、剂型和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进行推广宣教,消除患者的恐惧,获得病人的配合。

4.2发放药物要准确,要有安全性,要把握好先后次序,首先给予安静配合的病人,然后是激动不安的病人,最后才是拒绝吃药的病人。

4.3护理人员应熟知每一位患者的名字、床号和面部特征,避免给患者送错药,因为精神科患者往往会被病情所左右,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或者说错了话。

4.4服用过程中,必须有两位或更多的护理人员在旁协助,并严格执行将药物送入口中、吞咽后方可离开。每个病人用完药后都要张嘴进行检查,避免病人把药物隐藏在舌头下面、杯子里、口袋里、指缝里、牙床里、袖子里,还要仔细地看病人吃药时的细微表情。

4.5发放药物时,若遇到病人有问题,要耐心聆听,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才给予病人服用。

4.6发放药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药物不得离开托盘,以防病人抢夺、私自拿药、破坏托盘。

4.7对于没有自觉能力、激动、躁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病人,不能强制使用药物,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改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4.8对于仍拒绝服用药物者,应了解病因,耐心地进行解释,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如有需要,可采用鼻饲或其它方式给予药物。

4.9注意对用药后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如果病人用药量很大,有没有发生药物反应;如果病人的疗效不理想,要注意病人是否有藏药的情况;如果病人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比如:心悸、意识模糊、体位性低血压、黄疸、粒细胞减少、扭转性痉挛、吞咽困难等,要立即进行检查。

5护理人员的注意事项

5.1尊重和保护患者权益:精神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权利必须受到尊重与保障。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维护病人的个人隐私及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病人的自主、知情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与意愿。

5.2熟悉精神疾病的特点: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具备对各类心理障碍的病因、发展、症状及治疗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

5.3日常护理和监护:精神科患者常有自杀倾向,因此,必须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及安全评价。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行为变化、生活自理能力等,以便及时的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5.4良好的沟通技巧:交流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护理人员要与病人有效地交流,听取病人的意见,了解病人的需要与困难。护理人员在与病人沟通时,要以柔和的语调、友善的语调,以免刺激或加重病人的病情。

5.5合理用药和药物管理:精神科患者经常需要长期服药。护理人员应对各类精神类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有一定的认识,以保证病人能按医嘱服药,不能误用、乱用。

5.6危机处理和紧急救护:精神病人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危机事件,如自杀,自我伤害,抑郁,焦虑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与技巧,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理好病人的病情,使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

5.7团队合作和专业发展:精神科护理人员往往是多专业小组的成员,需要与专业人士,如医生,顾问,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同事进行沟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米日古·白克日.精神科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11):0164-0164.

[2]孙琼,赵军,章美玲.门诊处方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构成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9):0139-0142.

[3]张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及管理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8):0018-0019.

[4]赵玉芬.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上的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2(8):0033-0035.

[5]王建华.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2):012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