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护理干预对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的效果分析

朱俊义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PICU行静脉输液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0例),偶数设为观察组(n=40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按照既有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拔针、换药,观察组在明确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原因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更少(<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PICU静脉输液装置残余药液量

PICU常使用静脉输液对患儿进行治疗,但受患儿体质、病情及年龄的影响,需要输入多种药物组数,但每组的药液却只有20-50ml,远低于成年患者[1]。静脉输液虽是一项简单的操作,但药液丢失的现象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的药液量低于患儿的需求。导致药液丢失的因素有很多,如过早拔针换瓶、排出液体过多、抽吸不干净、药物没有完全溶解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不仅达不到医嘱药液用量,影响患儿康复进程,还能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相关的研究指出[2],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来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8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PICU行静脉输液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0例),偶数设为观察组(n=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0.5-2岁,平均(1.14±0.13)岁;22例第一次输液,18例已有输液经验。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0.3-2岁,平均(1.15±0.14)岁;24例第一次输液,16例已有输液经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对照组由护理人员按照既有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拔针、换药。

观察组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1明确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原因

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及不记名问卷调查的结果,确立导致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原因以下几点:① 护理人员的因素:对我科30例护理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一味追求操作速度、工作习惯不好、没有认识到准确给药的重要性是导致静脉输液装置内会残余药液的核心原因。②输液装置的因素:输液装置是最简单的医疗器械,但想要没有药液残留,其对拔针、换瓶、加药的操作技术要求较为苛刻,这一方面是护理人员技术不精的问题,更是输液装置客观因素的限制。③输液药瓶残余:输液瓶插入输液器针头时,必然会前出一部分,一般针孔距离瓶口1.8cm,随着输液的继续,药液水平面持续下降,直至和针孔处于同一水平面,而下面1.8cm深的药液无法流入输液器,造成大约3-5ml的药液残留。随着护理人员拔针、换瓶结束,这些药液便会丢失。④输液器的残余:输液器有一定的长度和较大的管腔,一旦通过输液器进行输液,则必然会造成药液残留。

1.2.2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首先向患者介绍静脉输液装置内残留药液的原因,让护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其次向护理人员说明残留药液对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最后向护理人员普及避免输液装置残留药液的相关知识,并带领他们进行实操练习。②控制输液瓶内的残余药液量:输液瓶药液与针头针孔持平时,慢慢下拔针头,以便输液瓶中的药液能继续进入通过针孔进入输液装置。药液见底时,针头下拔至只有针孔斜面留置在橡皮塞内。当对莫非试管进行轻轻按压而无药液滴出时,则再拔针或换输液瓶。③控制输液器内残余药液量:输液瓶不再有药液下滴时,可将输液器或输液瓶提高10-20cm,拉直输液器管线,提高输液管内的压力。④改变输液途径:比如使用微量泵,由于其能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得进入患儿体内的药液无论是用量还是给药速度都是准确的。为了避免配药使用的注射器有药液残留,可与微量泵延长管连接在一起,当药液泵报警时,在可微量泵的卡槽前放置注射器活塞柄,利用微量泵泵完注射器内的残余药液量,而微量泵延长管最多残余2-2.5ml药液,除此之外无论是输液瓶还是输液管几乎都没有残余药液量,使得给药剂量更容易控制。⑤进行冲管:如果滴注的是贵重药品或患儿病情允许,可用10-20m l5%GS或NS进行冲管,把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冲下,继续滴注入患儿身体内。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输液装置内药液残余量,包括输液器内残余药液量、输液瓶内残余药液量、残余药液总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或Fisher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更少(<0.05)。见表1。

表1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比较(,ml)

组别

n

输液瓶内残余药液量

输液器内残余药液量

残余药液总量

观察组

40

1.28±0.38

2.29±0.67

3.46±1.53

对照组

40

3.36±1.00

9.98±2.58

13.23±2.24

-

9.722

14.425

18.008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与一般的科室相比,PICU收治的都是儿童,且不允许陪护,其用药也更加复杂,用的药物种类多,所用药物的剂量较低又要求必须准确[3]。比如危重患儿每6h就要使用1次抗生素,一天就要给药4次。以预防感染用药为例,每次需输注30-50ml,每拔针、更换1次药瓶就会造成一次药液残留,一天下来就会造成26%-43%的药液损失。这些损失掉的药液,造成没有严格遵医嘱用药的事实,不利于患儿的康复,增加患儿的病程,造成更大的医疗资源浪费[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先是明确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原因,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对于护理人员的因素,我们通过加强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责任心、操作技术;对于输液药瓶残余,通过改进拔针方式进行应对;对于输液器的残余,使用微量泵、冲管、提高10-20cm进行应对;对于人手不足的问题,通过进行合理排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应对。观察组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更少(<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

参考文献

[1]李艺佩,刘春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特点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12):925-931.

[2]王小萍,丁锦艳,刘月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0):1868-1870.

[3] 谌朝辉,姚雪英,何欣. 风险层级管理模式在PICU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15-17.

[4]施弼华.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