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宋晓丽 

东平县人民医院  疼痛康复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微创孔镜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LDH采取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针灸;微创孔镜;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相比其他人群,20~50岁男性人群更易发生该病,该病常见症状有腰部疼痛、腰部活动障碍、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弱以及下肢麻木、发凉、无力等,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困扰,故需及早治疗。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微创孔镜是多种方法中常见的一种,该方法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定位精准等优点,该方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研究指出,仅通过微创孔镜治疗,难以消除肌肉痉挛、神经根病变等问题,故需联合其他治疗[1]。中医认为该病的治疗应以益肾化瘀、舒筋通痹为主,中医特色针灸是中医常见外治疗法之一,可通过针刺患者穴位,发挥良好的行气活血、益肾化瘀、通痹舒筋作用。本研究即探讨了LDH采取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0岁,平均50.56±8.02岁)和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0~71岁,平均50.23±8.14岁)。纳入标准:①均经确诊;②资料齐全;③患者本人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骨质疏松;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心、肝、肾功能衰竭。两组资料P>0.05,可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微创孔镜治疗,常规麻醉、消毒、铺单,C臂机下对手术间隙进行定位,用尖刀于标记处作一长约0.8cm的切口,用扩张导管穿刺至相应锥体后上缘,逐级套入扩张导管,至上关节突外侧缘骨质处,应用环锯磨出部分关节突,扩大椎间孔,顺扩张导管置入工作套管至椎间孔内口,经工作套管置入椎间孔镜,用咬切钳咬除黄韧带,双极射频止血,清晰暴露手术视野,取出突出髓核组织,对神经根周围充分减压,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抗感染等治疗,在术后6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术后1d开始针灸治疗,取患者阿是、委中(患侧)、承山、环跳、夹脊、肾俞等为主穴,风市、足三里、绝谷、秩边、昆仑、阳陵泉、梁丘、承扶、太冲、悬钟等为配穴,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针刺角度、深度根据患者具体穴位确定,30min,1次/d,以21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评价标准[2]:在术后一个月评价,显效:患者症状消失,肌力、腰腿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有效:症状减轻,肌力、腰腿活动改善;无效:未满足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P<0.05为数据有差异。

2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26(65.00%)

8(20.00%)

6(15.00%)

34/40(85.00%)

研究组

40

32(80.00%)

7(17.50%)

1(2.50%)

39/40(97.50%)

χ2

-

2.257

0.082

3.914

3.914

P

-

0.133

0.775

0.048

0.048

3讨论

LDH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发病率较高,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该病发病率约为18%[3]。该病病因较多,常见的有积累劳损、椎间盘发育缺陷、椎间盘退化、暴力损伤、解剖结构薄弱、受寒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也随之不断上升。该病的多种症状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活动造成了较大困扰,并且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症状易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同时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腰椎活动障碍,从而导致患者丧失行走能力、劳动能力,严重者可截瘫,故需及早治疗。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微创孔镜是常用方法之一,可通过摘除突出髓核而发挥治疗作用,该手术虽效果显著,但研究发现,该手术难以快速消除神经根压迫所致的病理状态,且术中操作也可对神经根造成刺激,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适,故需联合其他治疗[4]

中医将该病归为“腰痛病”、“痹证”范畴,认为该病多因痹阻经络、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所致,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中医认为该病的治疗应以活血通经、舒筋通痹、益肾化瘀为主

[5]。中医特色针灸是常用治疗方法,该方法可通过针刺患者穴位而发挥良好的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等作用。此次研究选取患者阿是、委中(患侧)、承山、环跳、夹脊、肾俞、风市、足三里、绝谷、秩边、昆仑、阳陵泉、梁丘、承扶、太冲、悬钟等穴位进行针刺,针刺阿是可通络止痛,针刺委中、秩边可舒筋活络,针刺承山可改善腰腿疼痛,针刺环跳可止痛强筋、活血祛瘀、疏通经络,针刺夹脊可舒筋活络、调和五脏,针刺肾俞可助阳温肾、益肾强腰,针刺风市可祛风散寒、舒经活络,针刺足三里可补中益气、通经活血,针刺昆仑可,针刺阳陵泉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针刺梁丘可,针刺承扶可舒筋活络、祛瘀活血,针刺太冲可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针刺悬钟可舒筋活络、益髓补肾,针刺诸穴,共同发挥良好的祛瘀活血、疏通经络、益肾化瘀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针灸可加快机体吸收炎症介质,并可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可缓解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6]。该方法联合微创孔镜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本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说明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LDH采取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两种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曼亚.椎间孔镜手术联合新型超强黏附材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42(6):537-540.

[2]杨刚,田雅峰,于健,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20,42(9):1369-1373.

[3]郑付扬,赵国昌,张璐珂等. 微创孔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 40 (4): 306-310. 

[4]陈天良,练子荣,陈博来,等.针灸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 2019, 40(8):1138-1140.

[5]杨道建.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1):338.

[6]宋孝国,刘汝银,岳宗进.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 45(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