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探讨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

王水英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医院给予院感医务人员监督管理。同时,收集2023年前本院采用常规院感防控管理120例住院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监测效果。结果 观察组院感发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能够降低住院患者的院感发生次数。 

【关键词】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医院感染;效果

所谓的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的过程中,受到院内或者院外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新发感染[1]。院感作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加重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还额外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与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减少患者发生院感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医务人员监督对降低患者发生医院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医务人员操作规范、重视医疗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个人卫生意识等,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目的。为探讨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本文对我院2023年度及2022年度的住院患者的院感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3年前本院采用常规感染管理120例住院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为20-85岁,平均年龄为(43.61±4.23)岁,这些患者中有60例呼吸科患者,40例妇产科患者,20例心内科患者。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院感医务人员监督,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21-88岁,平均(43.95±4.59)岁,这些患者中有61例呼吸科患者,41例妇产科患者,18例心内科患者。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显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纳入对象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感染管理,定期进行病房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为患者进行口头卫生教育,为患者及其家人发放预防院感的手册等。

观察组纳入对象在住院期间除上述感染管理外,增设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培训:由本院感染管理科对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院感防控方面的培训,培训涉及感染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解决方案等,增加医护人员在院感防范方面的专业技能,提升其责任意识。与此同时,鉴于以往本院在住院患者院感防范方面出现的医患、护患之间的纠纷进行分析,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沟通方式,有效避免院感防范管理中因沟通产生的纠纷与投诉,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准[2]。(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本院定期进行院感方面的培训。每次培训结束,感染管理课会联合本院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部分与实操技能部分。考核合格者正常上岗工作,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学习补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同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不定时巡视住院部的院感防范工作的落实情况,检查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相关的无菌消毒操作,是否注意手卫生依从性执行,并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操作进行抽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到医院质量通报上。便于各科室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3]。(3)提供教育指导:待患者入院后,病房护士应耐心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的相关制度、可能出现的院感现象、院感的危害及相关预防措施,增加患者及其家人防范院感的意识。如果出现感染现象时,医护人员应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委员会应给予有效的应急方案,及时给予患者隔离处理,并根据相应症状给予有效治疗。针对行隔离处理的患者,医护人员应注意自我防范,增强自我保护,避免职业暴露,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不厌其烦的为其讲述院感相关知识,获得患者的配合,有效降低院感风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院感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的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作为计量方法,将t设定为检验值;采用n(%)作为计数方法,利用 X2检测。如果P<0.05,则证明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对比院感发生情况

120例观察组患者出现院感的人数为2例,院感发生率为(1.67%),而120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院感的人数为17例,院感发生率为(14.17%),由此可见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患者面临的重要健康风险之一。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操作规范、个人卫生及相关的消毒措施执行都是患者院感发生的影响因素[4]。因此,对医务人员进行监督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常规感染管理针对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院感预防效果不理想。而本次研究是在常规感染管理之上,增设了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首先,鉴于本院各科室对院感方面的意识不足问题,我院感染管理科联合人力资源部,定期对我院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院感方面的培训,有效增强医护工作人员的院感防范意识,提升其院感防范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促进院感防范工作的进行。同时,就以往我院院感预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医患、护患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降低了我院住院患者的院感风险。在以往常规感染管理中,有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医疗操作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如正确的手卫生、穿戴手套及口罩等防护操作,增加了感染风险。同时,不正确应用消毒药剂及器械,也是我院以往出现院感的风险因素之一。本次观察组中,通过制定有力的监察机制,有效纠正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降低了院感发生次数。每天不定期的巡视检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无菌、消毒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这也观察组院感发生次数少的原因之一。此外,通过有力、多途径的院感防范教育与宣传,帮助患者正视院感风险,提高其预防院感的认知,及时有效的切断院感传播途径,有效降低了院感的发生与发展。故观察组院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效果,值得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红, 张丽艳, 陶品月, 梁榕, 莫园园, 卢舒雨, 陈林, 黄惠桥. 院感督导护士主导的监督机制在武汉方舱医院医务人员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21, 37 (11): 1963-1965.

[2]王敏. 探讨院感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J]. 名医, 2020, 1(15): 182-183.

[3] 张崇荣,于宝华,王海静等. 医院工作人员院感监 督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7):2693-2695.

[4]陈虹.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及规范行为调查分析[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 1(8): 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