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董慧珍   通迅作者李彩霞    赵平   高洁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1001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们选取了6家医院进行了研究,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我们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该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该模式可提高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流程,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安全。此外,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值得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引言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疗设备的重要环节,其感染管理工作尤为关键。目前,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评价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管理模式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效果评估,为进一步优化感染管理策略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有望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提供有效的感染管理方案,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最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6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评估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进行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技术,旨在了解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和意见反馈。定量分析则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具体指标和数值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医院的感染管理效果,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本论文旨在提供该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的综合资料,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感染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提高。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索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通过文献研究,搜集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先前研究成果,对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并构建研究问题。选择医院感染管理较为成功的6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实施深度访谈,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在定量分析方面,为了评估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我们收集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数据,如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策略实施情况等。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计算出不同医院在应用该管理模式后的感染控制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整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对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结论和建议。

1.3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情况、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四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观察感染发生率的变化,了解该管理模式对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情况,了解该管理模式对于感染控制措施的推广和执行情况的影响;观察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了解该管理模式对于医护人员的学习和应用的影响;观察团队协作能力的变化,了解该管理模式对于团队协作和信息沟通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连续变量,我们使用x±s表示各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利用t检验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将设置显著性水平α=0.05作为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对于分类变量,我们使用百分比来表示不同组的结果,并采用χ2检验来评估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将设置P值小于0.05来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以上统计学方法,我们可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获取可靠的统计学结论和科学依据。

2.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平均减少了25%(p<0.05)。感染控制策略的推广和执行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执行率提高了15%(p<0.05)。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也得到提升,达到85%的满意度(p<0.05)。团队协作能力显著增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水平提高了30%(p<0.05)。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数据表格

指标

控制组

实验组

t值

p值

感染发生率

0.12

0.09

-2.04

0.045*

感染控制策略执行率

75%

90%

2.56

0.025*

医护人员满意度

60%

85%

3.12

0.012*

团队协作能力

65%

95%

4.28

0.003*

3.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感染控制策略的执行率、增强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以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该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感染管理工作。减少感染发生率是最直接的效果,说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感染控制策略的执行率进一步确保了安全性。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培训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应对感染管理挑战。而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则为共同应对感染管理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本研究仅选取了少数医院作为样本,因此泛化结果时要谨慎。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设备更新、人员变动等。此外,还可考虑与其他医院进行比较,以进一步验证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评估,得出了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控制策略执行率,以及增强医护人员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结论。这一研究为改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促进了感染管理策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练,汪红英,万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4,41(01):65-67.

[2]方水珍,段琳,洪婷等.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模式结合鱼骨图分析法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20):28-31.

[3]刘润芝.新型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与植入物消毒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5):28-30.

[4]杨美丽,徐金凤,张丹.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质量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2,46(03):47-49.

[5]杨晓萍.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在新型循环管理模式下的应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05):367-37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