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兰伊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31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骨外科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6例。在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在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了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通过中医心理学的理念,通过音乐疗法、气功练习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康复的信心。这种心理健康的关注使患者更为积极地参与康复计划,提高康复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骨外科;护理;应用

骨外科疾病涵盖了骨折、骨肿瘤、关节炎等多种病症,对于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骨外科护理领域,传统中医医学所蕴含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医特色护理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为骨外科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对促进康复、减轻患者痛苦,以及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1]。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热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中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骨外科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9岁至69岁,平均年龄(49.47±2.66)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0岁至69岁,平均年龄(49.51±2.63)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均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护理方式,旨在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被维持在清洁、低噪音的状态,同时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糖、血压进行详细记录,以建立完善的患者健康档案。健康宣教也是该组护理的一部分,通过介绍病情发展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护理过程中强调与患者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体位的舒适性得到关注,采用软枕垫来提高平躺制动时伤肢的舒适度,同时,上肢骨折患者被建议保持屈肘位置悬吊患肢[2]。心理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预防便秘成为护理的重要方面,包括督促患者及时排尿排便,饮食建议,以及对家属进行简单的肠道按摩指导。若出现便秘症状,可以采用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尿路感染等手术并发症。

在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了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基于《黄帝内经》的理念,关注情志对内脏器官的影响。由于骨折患者常因长期制动休养而产生忧虑心理,可能对手术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详细解释病情,进行情绪开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其次,根据八纲辨证理论,饮食调理成为重要环节。建议患者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并配合枸杞子、肉桂及核桃仁等,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积极防护各种术后并发症也是中医特色护理的一部分,包括定时翻身、按摩以防褥疮,合理膳食与腹部按摩预防便秘,以及喝温开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此外,中医特色护理还包括中医针灸及推拿等辅助治疗,用以缓解患者疼痛。重视护患沟通,提供心理护理,讲解病情及注意事项,甚至使用耳穴贴按摩以减轻疼痛感。这一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在全面关注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综合性的康复方案[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疼痛、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分组

术后疼痛

便秘

压疮

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率

观察组(n=46)

0

0

1

2

6.52%

对照组(n=46)

2

2

2

3

19.57%

X2

3.450

P

<0.05

3讨论

骨外科护理一直是医学领域中备受瞩目的重要分支,因其对于骨骼系统疾病和外科手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中医整体观念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传统护理往往偏重于局部的手术和创口护理,而中医整体观念注重全身各系统的协调。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护理团队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体质特点,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有力支持[6]。在骨外科手术后的康复阶段,中医整体观念强调对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护理。这不仅包括术后的药物管理和物理治疗,更关注于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综合性的康复计划,中医整体观念在骨外科护理中助力患者更快、更全面地实现康复目标。平衡调和理念的运用在骨外科康复中显得尤为重要。骨折或手术后,患者常伴有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感,而中医平衡调和理念通过针灸、推拿、草药等手段,可以调和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局部气血畅通,从而减轻疼痛感。在康复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往往处于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需要通过饮食调理、草药补益等手段来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平衡调和理念还能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心态,通过中医养生的理念,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身体的变化,促进身心的健康平衡。

在骨折康复中,中医特色护理通过舒筋活络的手法展现出独特的实践经验。中医手法,如推拿、拔罐、刮痧等,被广泛应用于患者康复过程中。这些手法通过调理局部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减轻疼痛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在手术后的初期,患者可能由于创伤和固定导致局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中医手法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能够舒缓肌肉紧张,促进关节的柔韧性恢复。特别是对于骨折创面附近的组织,中医手法的轻柔操作可以减少疼痛感,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关节疾病如关节炎常受制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因素。中医特色护理通过经络疏通的手法,有助于改善关节周围的气血流动,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关节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摩、针灸等手法,中医护理可以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关节周围的气血畅通,从而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中医药理念的“辨证施治”在骨外科护理中体现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详细的四诊辨证,中医护理团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体质、气血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每位患者面临的问题各异,如疼痛程度、康复速度、身体状况等。中医护理通过辨证施治,个性化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草药、针灸等治疗手段。这种个性化治疗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为舒适,更容易坚持治疗计划。对于骨关节炎等慢性关节疾病,中医特色护理运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实践经验。中医草药被选用的依据不仅仅是疾病的症状,更重要的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草药在骨关节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调整关节周围的炎症反应。通过选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血等功效的中草药,中医护理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这种治疗方式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调理整体体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可持续的治疗方案。中医饮食疗法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实践强调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达到调养身体、促进康复的目的。在骨折康复中,适宜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在中医特色护理中,情志调理与心理健康同样被视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志调理强调情绪与器官的密切关系,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康复。在骨外科康复中,患者可能面临手术的焦虑、疼痛的困扰等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通过中医心理学的理念,通过音乐疗法、气功练习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康复的信心。这种心理健康的关注使患者更为积极地参与康复计划,提高康复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中医特色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9):3606-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