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DSA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旋转DSA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于桂梅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138000

摘要目的评价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应用旋转DSA(快速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进行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SA及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肝脏微小病灶肿瘤供血动脉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旋转DSA检出微小肿瘤病灶率80.77%高于常规DSA检出率42.31%(P<0.05)对常规DSA下观察到的复杂供血动脉旋转DSA显像可明确其供血状况。结论旋转DSA可多方位、多角度的清晰显示动脉血管走行及重叠的较小肿瘤病灶对提高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成功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旋转DSA

前言:肝脏肿瘤指的是发生在肝脏的癌症伴肝脏内细胞与其他器官癌症转移的疾病特点。肝脏肿瘤多为恶性病变且病情进展速度快早期又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进入中晚期此时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生存率低。故而早期采用有效诊疗技术及时明确诊断、发现病灶对提高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临床医学发展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段比较常用,将其用于肝肿瘤患者治疗中,为保障治疗效果,需明确患者病灶情况。过去传统正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受各类因素影响,比如,肝脏血管解剖肿瘤和血管前后重叠等,难以保证检查结果精准性。因此,有关医学人士提出:在肝脏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引用旋转DSA理念,为进一步探究旋转DSA肝肿瘤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本文展开以下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搜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进行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患者皆经术后病理明确疾病诊断就诊时伴不同症状表现如食欲不振、原因不明的发热和水肿、右上腹部隐痛等。男女比例为15:11,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为(55.2±4.7)岁疾病类型肝癌23例、肝血管瘤3例均拟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动脉栓塞术治疗。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下相同检查流程对患者进行股动脉常规穿刺和插管,完成之后,沿着管径借助超滑导丝引导作用,送入到5F导管当中,然后放在患者的肝总动脉或者肝固有动脉处,通过正位X线管实施常规性的DSA检查碘海醇为比对剂,剂量约为35-45毫升,采取3-4毫升每秒的速度进行注入,在相同导管位置实行旋转DSA检查进行旋转DSA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设置快速的旋转DSA功能通过X线管左前斜位20度透视下,开展患者肝脏定位并作为起始位旋转球管到右前斜位40度,在透视下进行定位,作为结束位相应设定旋转DSA的曝光剂量、次数球管旋转速度等检查参数注入对比剂复核参数、导管连接无异常后行旋转DSA进行两次连续扫描。

1.2.2治疗方法

根据检查获得造影图像分析肿瘤供血动脉走行和最佳显示角度基于此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行化疗栓塞或栓塞术治疗。

1.3检查比较

记录常规DSA与旋转DSA对微小病灶的检出情况(肝脏肿瘤具有多中心发生的疾病特点和肝内转移除主要病灶外多存在较小子病灶)并分析其对肝脏肿瘤供血动脉分支供血情况的检测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皆在SPSS25.0软件中完成验算计数数据差异的比较采用2方法P<0.05判定为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常规DSA与旋转DSA检出微小肿瘤病灶的数据

旋转DSA检出微小肿瘤病灶率80.77%(21/26)高于常规DSA检出率42.31%(11/26)(2=8.125P<0.05)见表1。

表1 比较常规DSA与旋转DSA检出微小肿瘤病灶数据

旋转DSA

常规DSA

总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11

5

16

阴性

0

10

10

总计

11

15

26

2.2供血状况检查比较

选择1例常规DSA观察该患者的肝右叶下段血管瘤情况,结果发现,具有复杂供血动脉供血支血管无法确定。然后旋转DSA确定有一上支动脉参与肿瘤供血另外疑似一支血管走行血管瘤前后重叠确定没有参与供血。

3讨论

肝脏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如右侧上腹部隐痛、原因未明的发热和水肿、食欲降低等不同病因机理患者表现不尽相同大部分情况下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远期生存率低。但是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却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这就需要早期的有效诊断。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有着普遍应用但常规的正位DSA检查由于会受到肝脏血管解剖、肿瘤以及血管前后重叠等各类要素干扰与影响使得相关人士不能发现肿瘤供血动脉走行这就会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困难性。此外,较小病灶一般会存在前后重叠效应或可被其他病灶、正常结构所掩盖埋下一定的临床漏诊隐患。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常规DSA检查过程中,发现的1例肝右叶下段血管瘤患者的供血动脉比较复杂,难以确定患者具体的供血支血管通过旋转DSA显像发现有一上支动脉参与了患者的肿瘤供血另外疑似一支血管的具体走行和患者血管瘤呈现出前后重叠的现象,以此排除该支血管参与了肿瘤的供血可见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清晰地显示病灶内部供血情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情况这对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可减少由于反复插管而增加的曝光时间以及对比剂使用量更有利于避免因反复插管带给患者的血管损伤。另外,作为多中心产生的恶性肿瘤肝脏肿瘤很容易在患者肝内发生大范围的侵犯和转移,所以,患有该类患者除了主病灶之外还存在着较小的子病灶常规DSA检查由于受到血管重叠因素影响无法及时确诊会导致患者病情延误上文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旋转DSA检出微小肿瘤病灶率80.77%高于常规DSA检出率42.31%可以明确旋转DSA在检测小病灶上的独特价值通过多方位旋转DSA动态减影可以消除因前后重叠而造成的假象继而提高临床检出率减少漏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旋转DSA可多方位、多角度地清晰显示动脉血管走行及重叠的较小肿瘤病灶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应用快速旋转DSA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协助医师完成插管操作,对提高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成功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秀伟罗杰尹雄英.旋转DSA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82.

[2]范宏伟.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1)347-348.

[3]沈旭峰金川连.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88(19)176-177.

[4] 崔永强白保强张帆等. 旋转DSA在腹腔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15(12):63-64.

[5] 谭骅,黄明,赵玲,等.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运用[C]. //第12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12消化介入/内镜/放射/肿瘤微创外科新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2:178-179.

[6]李忠,胡红耀,饶珉,等. 旋转DSA及三维重组在移植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3,42(8):1328-1331.

[7]王强,王涛,梁思渊,等. 3D旋转DSA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病变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5):480-484.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22.05.012.

[8]秦梓良,李志鹏. 旋转DSA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2):316-318.